2026年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通用管理MBA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項目概況
華東師范大學文脈綿長、聲譽卓著,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重點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早在1959年就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6所重點院校之一,1978年再次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先后被列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全面開啟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征程。
華東師范大學MBA項目系國家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2007(36)號】批準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單位。華東師范大學MBA項目,依托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育人文化,利用多學科支撐的優勢、利用多元化的辦學資源,致力于培養“視野寬廣、厚文重義”的復合型管理精英。本項目突出兩個重要維度,一是以能力為本,創新為特色;二是以責任為本,品德為基石。項目自2007年創辦以來,共招收8000余名學生。
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MBA項目入選教育部批準的全國18所MBA綜合改革試點院校,并在2013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驗收。2017年6月1日,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通過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CAMEA認證),成為中國第15所(并列)獲得該認證的MBA培養單位。
歷年來多次榮獲“亞洲商學院創新型商學院獎“”亞洲商學院社會責任商科項目獎”“綜合影響力MBA項目”“品牌影響力MBA項目”等榮譽,MBA案例教學、實踐訓練、思政育人先后獲得2013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17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2022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二、項目類別
通用管理MBA項目:
依托華東師范大學多學科綜合優勢與智能技術創新生態,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創新思維和卓越領導力的高層次、務實型、綜合型管理精英,塑造精通智能商業邏輯、兼備戰略架構能力與數據驅動執行力的未來管理引領者。
深度融合華東師范大學人文底蘊與數據科學前沿,拓展學生駕馭復雜性的智能決策視野與創新思維。
通過模塊化課程與跨學科培養體系,為學生構建融合技術前沿、商業邏輯與行業深度的復合型認知架構。
鏈接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臺,強化學生數字化實戰能力與智能化管理水平。
以數字倫理與變革韌性為核心,依托人文底蘊與創新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領導力氣質。
在課程設置上,除通識課程外,學生可根據個人發展需求,在“創新管理、智能商業、金融與財務、教育政策與管理”四大核心模塊中自主選擇單一方向深入學習,或進行跨模塊組合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路徑。
三、學習形式及學制學費
學習形式:非全日制;
學制:非全日制2.5年;
學費:30.8萬元;非全日制:第一年和第二年各12.32萬元,第三年6.16萬元)。
四、授課形式
非全日制:
班型1:第一年周五晚+周六一天;第二年周日一天;
班型2:隔周周末上課,每月2-3次;
班型3:每月一次集中周四至周日上課。
五、獎學金和住宿
非全日制統考獎學金:2萬元(統考成績總分排名第1-10名);1萬元(統考成績總分排名第11-150名)。
非全日制遠行獎學金:1萬元(工作、生活地點在江浙地區,且每次上課需要產生住宿及的學生交通費的學生);2萬元(工作、生活地點在江浙滬以外地區,且每次上課需要產生住宿及的學生交通費的學生)。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不納入學校獎助體系,學校不提供住宿,但納入華師大經管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獎學金體系。MBA學生在校期間教材、資料費、住宿費等需自理。
六、報考信息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紀守法,品德良好。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即2023年9月1日前畢業);
②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專科)畢業學歷或本科結業后,達到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即2021年9月1日前畢(結)業);
③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即2024年9月1日前畢業或獲得學位)。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號)有關規定執行。
七、計劃招生數
2026年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非全日制擬招收230人。(具體以當年實際招收人數為準)
八、學歷學位
MBA學生在規定期限內按照培養方案修滿規定學分,完成碩士論文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經審核通過,可授予教育部統一制發的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證書。
九、報名方式
202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考生均須參加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積極配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認真核對并確認本人報名信息,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補充材料,逾期不得補辦。在讀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十、初試報名和確認
(一)網上報名
(1)網上預報名(含繳費)時間:
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2)網上報名(含繳費)時間:
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報名,按要求如實填寫并提供真實材料。報考關鍵信息如下:
招生報考單位:10269(華東師范大學)
考試方式:21(全國統一考試)
報考院系所:170(經濟與管理學院)
報考專業:125100(專業學位)工商管理
注意:“網上預報名”與“網上報名”皆為有效報名,考生無需重新填報。生成報名號+完成網上繳費=報名成功。
(二)網上確認
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教育部有關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十一、初試、復試和錄取
(一)初試
(1)初試時間:
2025年12月20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考試地點:詳見準考證
(3)初試科目:
12月20日上午——管理類綜合能力
12月20日下午——外國語(英語二)
(4)下載打印準考證:
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在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內下載打印《準考證》。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初試和復試 。
(二)復試
學校在教育部劃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基礎上,結合生源、招生計劃等情況,確定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及其他學術要求。
學校實行差額復試,時間預計安排在2026年3月下旬至4月初。部分招生學科計劃數分配至研究方向,復試錄取按照研究方向排序(見招生學科專業目錄)。
復試將加強對考生既往學業基礎、專業能力素質、科研創新潛質等方面的全面考查和綜合評價;主要形式有筆試、面試、實踐(實驗)能力考核等,其中面試是必要環節。復試將進行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將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將進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圖書情報、會計等碩士專業學位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筆試,加試科目將在復試前通知;加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學校復試錄取辦法及各院系實施細則屆時提前另行公布。
(三)錄取
學校根據招生計劃、復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考試綜合成績、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情況、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擬錄取為定向就業的考生,一經錄取后,不得變更錄取信息中的就業方式。
十二、體檢
體檢工作在新生入學后進行,具體按照《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等文件規定,參照《教育部 衛生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教學〔2003〕3號)要求執行。
十三、其他
(1)考生報名前須確定是否符合我校報考條件、要求。不符合報考條件、要求的,將不準予參加考試。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研招網查看報考須知,并按照相關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及本簡章要求報名。
(3)我校將在報名期間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另行通知)。
(4)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應密切關注相關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通知、公告,主動了解考試安排、要求等事項,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