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場行長講堂在南湖校區文泉樓報告廳舉行,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樊慶剛擔任首場講堂主講嘉賓。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黨委書記欒永玉教授為首場行長講堂致辭。他代表全體師生校友對樊慶剛行長和各位嘉賓、朋友的出席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首場“行長講堂”的正式啟動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我校與建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奠定了深厚的合作基礎,銀校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指出,中國建設銀行視野宏大、胸懷全局的新金融理念和新金融行動,正引領著中國建設銀行這艘“世界級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并祝福中國建設銀行在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科創金融、綠色金融、鄉村振興等新金融行動中,取得更加輝煌矚目的成就。
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樊慶剛以《以新金融行動砥礪初心使命》為題授課。他從兩個大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新金融、建行新金融實踐以及相關思考等五個方面深入解讀了新金融行動。
他談到,當前中國正處在“兩個大局”之中,金融工作也要自覺從“兩個大局”的角度來思考和謀劃。要深刻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中國實現工業化,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綜合國力全面提升,徹底扭轉了近代以來中國被動挨打的落后局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快速復興,深刻改變了三百年來西方文明主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歷史局面。要全面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促進和推動中國登頂前三次工業革命,領跑第四次工業革命,勇攀經濟發展高峰。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疏通資本、土地、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流通堵點,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國內經濟循環堵點,補齊高端產業、金融領域、法制體系、社會治理等方面短板,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清除經濟循環的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談到“新金融”,他表示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的定義是,新金融是順應新時代新發展理念要求,以服務人民和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科技為核心生產工具、以平臺生態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普惠、共享、開放的新的價值觀金融體系。他以建行湖北省分行的實際工作為例,從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科創金融、綠色金融和鄉村振興六個方面,詳細闡述了中國建設銀行的新金融實踐。以“平臺+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住房租賃模式,培育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以“創新、數字、開放、協作”的發展理念,打造具有“管理智能化、產品定制化、經營協同化、渠道無界化”四大特征的智慧金融與智慧生態;以“金融科技+數據技術”為支撐,平臺化運作、客群化思維,創新金融產品,搭建以“平臺+場景+系列產品”為特點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解決小微、雙創、扶貧、涉農等群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探索適合科創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模式,破解科創企業融資瓶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科技強國戰略;踐行新發展理念,通過信貸結構調整、金融產品創新,促進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創新以大數據為核心生產要素,金融科技為驅動,農村信用評價體系為基礎,鄉村金融服務平臺為支撐,系統創新產品為抓手的“1+2+N”的鄉村振興服務模式。
樊慶剛行長以十六個字寄語全體師生: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并圍繞同學們提出的關于供應鏈去中心化,畢業生未來新機遇和新挑戰等問題,做了全面詳細的解答。
建行湖北省分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就“建習生”實習安排進行宣講,加強引導同學們深入了解建行實習崗位、探索實踐機會以及拓展求職視野。
據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行長講堂”,由建行大學華中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建行學院、金融學院共同發起創辦。“講堂”旨在邀請功底深厚、經驗豐富的銀行家,為師生校友講授前沿理念與實踐范例。通過舉辦“行長講堂”,希望師生校友能夠深入理解大型金融機構業務動態,共同搭建金融企業家與金融學者互動交流的平臺,共同打造一個觀察中國和全球金融機構發展趨勢的“瞭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