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豐富“三全育人”工作內涵,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成果,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7月9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義烏市福田街道“三全育人”之實踐育人工作研討會暨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10周年座談會在過溪樓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副校長王劍俊,義烏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有清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王劍俊為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活動主要發起人樓寶娟女士頒發了“浙江理工大學實踐育人突出貢獻”榮譽證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潘旭偉為樓寶娟等9人等頒發了浙江理工大學彩虹引領工程之校外實踐導師聘書。教務處處長王堯駿,福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英能共同為“浙江理工大學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揭牌。
2013年-2022年10屆實踐團的領隊教師和團隊學生負責人、福田街道相關代表等齊聚一堂,觀看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十周年紀念視頻《十年·拾念》,共敘文明實踐的十年堅守,共話“微關愛”力量延續,共同探討“三全育人”之實踐育人工作,為新時代背景下“實踐育人”模式構建與創新建言獻策。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十年來,經濟管理學院與義烏福田街道持續開展多層面、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簽訂了校地黨建共同體、成立了義烏首個大中小學紅色文化一體化傳承聯盟、建立了7個社會實踐基地,為大學生們的社會實踐提供了良好的舞臺。以愛之名堅守十年,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碩果累累,實踐團累計參與大學生近1000人,志愿服務10000余小時,惠及留守兒童超2000人,切實提升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朱有清表示,希望能與浙江理工大學攜手開展青少年勞動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把十年的校地合作情誼延續下去,繼續做大做強義烏“微關愛”夏令營品牌,合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金名片”。
王劍俊表示,開展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的十年間,經濟管理學院與義烏福田街道持續開展多層面、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是義烏市、福田街道各級領導對我校“三全育人”和實踐育人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是以樓寶娟女士為代表的義烏社會各界對大學生文明實踐活動傾注的心血和付出,也是浙江理工大學學子們十年如一日的傳承和堅守。同時,他對實踐團全體成員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靜下心來學,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了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鄉村、走近群眾的良好平臺,基層是好課堂,實踐是好教材,群眾是好老師,青年學生要向群眾學、到基層練,在實踐的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二是要沉下身來做,篤志力行見真功,躬身實踐出真知,青年學生要俯下身融入情,用雙腳丈量民情,用心靈感受民生,用知識回報社會,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三是要潛下心來悟,希望大家要在實踐中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樂于感悟、敢于創新,讀懂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殷切期望,增強服務人民、回報家鄉的責任感使命感,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義烏市福田街道、學校教務處、經濟管理學院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活動。活動期間,王劍俊慰問了2022年赴義烏“微關愛”文明實踐團全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