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研究院、直屬系):
為進一步推動各學科開展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學校印發《廈門大學群賢學科學術講座資助管理辦法(試行)》(廈大研〔2022〕45號),鼓勵各院邀請境外知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主講高水平學術講座(其中人文社科類講座以線下為主)。現將2024年資助工作通知如下:
一、項目簡介
1. 學校設立群賢學科學術講座資助專項經費,將按一定標準資助符合條件的境外專家學者主講的高水平學術講座。專項經費主要用于支付講座酬金、學科學術咨詢酬金及與講座組織開展相關費用。
2. 專項經費按以下三類標準提供講座資助:
(1)報告人為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重要獎項獲得者,每場講座最高資助額度為1萬元人民幣。
(2)發達國家和地區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重要國際學術組織院士/會士;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主編;或相當層次人員;每場講座最高資助額度為0.8萬元人民幣。
(3)報告人為境外一流高校或科研機構相關領域具有重大影響或取得重要成就的教授或相當層次人員,每場講座最高資助額度為0.5萬元人民幣。
3. 每年最多資助每個學院(研究院)舉辦10場講座。原則上,同一報告人每年僅資助一次。
我校非全職教師在約定的講座工作任務之內開設的學術講座,不納入本專項資助范圍。
原則上,對獲得南強學術講座、群賢大講堂等經費支持的,不予重復資助。
4. 線上講座可通過“廈大群賢”網絡學術平臺實現云直播,面向校內外師生、科研人員等開放。
二、資助申請與管理
1. 申請截止日期
春季學期的講座:截止3月20日
夏季學期的講座:截止6月20日
秋季學期的講座:截止9月20日
2. 申請程序
(1)申請單位應嚴格把關報告人、講座內容和學術水平,確保正確的政治導向,填寫《廈門大學群賢學科學術講座資助申請一覽表》(模板見附件2;請將excel版、簽字蓋章件pdf版發送至研究生院聯系人郵箱tangmiao@xmu.edu.cn),提交至研究生院審核。
(2)申請單位須于2024年3月、6月和9月分別發布春季、夏季、秋季學期的講座初步安排。
(3)研究生院將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審核講座資助申請后,最終確定資助講座清單及額度、劃撥資助經費。
3. 講座管理
(1)舉辦單位須根據學校學術活動審批流程和外事管理規定報批后舉辦講座。
(2)舉辦單位應重視學術講座信息宣傳,多渠道公布講座安排,暢通校內外參會渠道,促進學術交流,發揮社會服務功能。
(3)講座結束后,舉辦單位應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并在兩個工作日內向研究生院報送相關新聞稿及宣傳照片。研究生院將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稿件在公眾號或網站發布。
(4)舉辦單位應合理使用本專項經費,專款專用,原則上在當年度執行完成。費用報銷程序按學校財務管理規定執行,在資助額度范圍內據實報銷,超出資助額度的費用由舉辦單位負責。
(5)鼓勵各學部統籌協調,形成相對固定時間、常態化的研究生國際學術沙龍。
上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