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字經濟碩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
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提升社會福祉、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數字經濟是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
武漢大學數字經濟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人才是能夠在數字經濟領域進行戰略規劃、組織管理、數據分析、風險控制和效果評估,適應“數字中國”發展戰略需要的數字經濟專業綜合性人才。
二、項目特色和優勢
在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核心驅動力的時代背景下,武漢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數字中國”發展戰略,著眼未來,設立了數字經濟專業碩士學位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具備戰略眼光、管理能力和技術素養的高端復合型人才,能夠在數字經濟領域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卓越貢獻。項目設有產業數字化、平臺經濟和大數據與數字金融三大培養方向,全面覆蓋數字經濟的關鍵領域。
作為武漢大學研究生數智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位項目依托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領域的頂尖科研與教學實力,并充分整合計算機科學、應用數學等學科的雄厚資源,打造跨學科融合的創新課程體系。學生在該項目中不僅將學習數字經濟的前沿理論,還將掌握實踐技能,包括數據分析、風險控制、戰略規劃和效果評估等,切實提升其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綜合競爭力,滿足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三、培養條件與師資隊伍
武漢大學位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這里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的經濟總量在2024年達到2.1萬億,成為中部首個達到這一經濟規模的城市。此外,截至2024年,在武漢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到310家,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和就業機會。
武漢大學作為國內外知名的高等學府,其專業碩士項目擁有良好的學術聲譽。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學術積淀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時設立的商務門。專業優勢突出,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四個A類一級學科,獲得了AMBA、EQUIS、AACSB三大國際認證,經濟學與商學進入ESI全球前1%。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其梯隊結構合理,能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和研究環境。目前,學院共有專任教師249人,其中包括國家高層次人才23人次、省市高層次人才25人次,以及多位獲得學校人文社科杰出青年基金和優秀青年基金的教師。此外,學院還擁有教授、特聘研究員90人,副教授、副研究員、特聘副研究員126人,形成了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教學團隊。
在培養條件方面,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具備以下優勢:
1.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學生提供了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教學資源。
2.學術期刊:《經濟評論》和《珞珈管理評論》是學院主辦的學術期刊,分別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并被CSSCI收錄,其中《經濟評論》更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核心期刊。
3.現代化的辦公和科研環境:學院擁有300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配備了現代化的教學和科研設施,為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四、課程學分與學制學費
攻讀數字經濟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應獲得總課程學分不少于34學分*:
(一)學位課程不低于18學分,包括公共課3學分、專業必修課15學分;
(二)選修課程不低于10學分(含講座2學分);
(三)專業實踐6學分;
(四)本科非經濟和管理類研究生必須補修基礎課程6學分,補修課成績必須及格,不計學分,不及格者不能參加答辯。
研究生在讀期間應參加至少8次行業發展前沿講座,由專業學位辦公室考核,研究生提交參加學習的學習報告并填寫《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參加行業發展前沿講座記錄表》,由導師給出評價和評分,合格者計2學分。完成課程學習及實踐環節,修滿規定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按照武漢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和學位授予的相關規定授予數字經濟碩士專業學位,并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數字經濟專業碩士(非全日制)學制為2.5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學費16.8萬元。
*具體要求以2026級數字經濟(非全日制)培養方案為準。
五、統招考生相關信息
(一)招生人數
擬招生150人
(二)統考科目相關信息
專業代碼:0258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經濟學基礎
④數字經濟專業基礎
上一篇:暫無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