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積極發揮一流大學對人才培養的價值引領,上海交通大學于2018年5月正式推出“全球挑戰計劃”。該計劃由一系列實踐項目構成,以思考和解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及國際文化交流所面臨的共性問題為目標,旨在培養青年學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意識和家國擔當,鼓勵學生拓展全球視野,融入多元文化,學以致用,通過實地調研和探究,結合當地實際需求,為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交大智慧和方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潛力,提升自身的領導力、全球勝任力以及交大的全球影響力。
一、項目概況
全球挑戰計劃主要面向東南亞、非洲和中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中國國內的中西部地區等,由專業教師選取并圍繞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共性和關鍵性問題,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組織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和實踐活動,并為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推動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和理解。項目的實施可采用學期時間與寒暑假時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分為線上調研和線下考察兩個階段,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整合在同一階段。項目團隊需具有鮮明的國際化特色,成員可包括我校全職教師和各類全日制學生(含港澳臺學生和國際學生),也可包含海外合作高校來我校進行短期學習和交流的各類師生。
二、項目征集
2021年擬向全校征集1-5個全球挑戰計劃項目,各項目團組應制定兼具挑戰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項目方案,結合實際情況,既可考慮分線上和線下兩個階段實施,也可考慮尋找有合作基礎的海外高校伙伴聯合開展,以求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為社會問題提供交大智慧和解決方案,提升交大的全球影響力。本年度優先考慮資助智慧能源與環境保護、醫療與全健康、現代農業、中國文化全球傳播等相關主題的項目。具體要求如下:
1.項目團組要求
項目團組可分為海外項目團組和國內項目團組,其中海外項目團組如遇疫情無法出訪,可考慮由若干駐外的當地學生參加并共同完成項目;國內項目團組須從當前在校國際及港澳臺學生中選拔不少于團隊學生總數1/5的學生參加,同時鼓勵我校外籍和港澳臺籍教師積極參與和指導學生。每個項目應至少配備1-2位相關領域專家作為指導教師并應在全校范圍征集學生,擇優錄取,鼓勵跨專業、跨年級、跨院系的中外學生組團。除專業教師外,每個項目還應指派至少1位項目管理人員(教職工)和1位專職宣傳人員,負責項目組織運作、溝通協調、報銷等事宜及各類宣傳工作。
2.指導教師要求
指導教師應為我校承擔教學、科研工作的全職在崗教師,英語水平良好,與擬考察的目標單位有合作基礎,并具有指導學生團隊的豐富經驗。
三、項目申請
申報人可經上海交通大學統一身份認證賬戶(Jaccount),通過PC端登錄申報系統,進入“服務大廳”后,選擇“國際交流”欄目下的“全球挑戰計劃項目申請”填寫項目申報書。
項目申報書應由各項目團組負責人填報,主要以解決挑戰性問題為導向,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執行方案及相應的管理措施。各院系應對所有申報項目進行初審,嚴格把關,并擇優向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推薦。申報內容包括項目名稱、項目背景、項目目標、團隊成員、項目執行方案、項目管理措施、項目經費預算等。
申報截止時間: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
項目聯系人:劉儉(國際合作與交流處,34206751)
四、項目安排
1.立項
在各院系推薦的基礎上,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并對通過評審的項目予以立項公示。
2.中期檢查(適用于項目周期在4周及4周以上的情況)
立項成功的項目應根據具體的實際執行計劃,自行確認項目周期中點,并向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提交反映項目進展的中期報告。
3.結項
對照研究計劃,各項目應在完成項目后向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提交結項報告(WORD文檔及PPT),其中包括項目運營的實際情況、取得的項目成果、項目執行中所遇到的困難等,并應就項目改進及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五、資助預算
項目申報人應根據要求制定年度預算,對成功入選的項目,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擬資助往返機票費、生活津貼以及人員酬金等(以人民幣計算)。
原則上,所有財務報銷均應于2022年12月20日前完成,且不接受項目延期。若遇特殊情況,各項目負責人應及時向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報備。
六、其他方面
項目有關具體要求,請參照《全球挑戰計劃管理細則》。
本征集方案的最終解釋權,歸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所有。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