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公布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京教函〔2022〕55號),我校“交通運輸系統最優化理論與方法”、“機器學習”共2門研究生課程獲評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張星臣教授團隊、景麗萍教授團隊入選北京市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我校獲評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名單(研究生教育)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
1 | 交通運輸系統最優化理論與方法 | 張星臣、陳軍華、王志美、趙鵬、孫晚華、王伶俐、徐彬、鄭漢 |
2 | 機器學習 | 景麗萍、于劍、王晶、萬懷宇、黃惠芳、田麗霞、李曉龍、吳丹、張碩 |
以此次獲評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項目為契機,學校將進一步強化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的示范引領作用,繼續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方法路徑,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持續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視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持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2021年,我校立項建設研究生思政課程建設3項,“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10項,“課程思政”案例建設50項。通過這些舉措,大力推動“課程思政”教學建設,引導教師充分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融合發展,實現課程育人功能,且1門研究生課程已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課程團隊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附:課程簡介
一、《交通運輸系統最優化理論與方法》
課程立足學校“面向未來、服務國家、引領行業、世界一流”人才培養定位,緊扣“基礎寬厚、專業精深、思維創新、能力卓越、品德優秀”目標要求確定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圍繞德智體美勞人才培養主線,形成典型實踐培育案例。構建多層次課程思政體系,使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自然融合。通過課程思政,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的同時始終與國家、民族、社會發展聯系起來,既提升專業能力,又提高職業精神,理解我國制度、體制優勢對交通運輸行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作用,樹立國家民族自信力。這種專業內容與價值觀培育的融會貫通,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取得良好效果。
教學團隊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張星臣、北京市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陳軍華及趙鵬、王志美、孫晚華、王伶俐、徐彬等多名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
《交通運輸系統最優化理論與方法》課程負責人張星臣教授授課現場
二、《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課程作為我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研究生核心課程,擔負著為國家培養人工智能領域高層次人才的使命,同時服務于我校“交通強國”國家戰略對人才的培養需求。
課程教學團隊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內涵,圍繞“一套理論、兩個延展、三個設計”思政建設核心,打造思政引領的創新型教學模式:1)課程內容始終貫穿中華文化,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熱愛。2)重構理論延展性,提升學生思辨能力;不斷滲透華人科學家提出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3)搭建交通特色為主的多領域教學實踐平臺,促進學生知行合一;組建跨學科課程群,提出協同教學機制,培養交叉領域人工智能人才。
通過十余年授課實踐,群策群力,打造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的教與學創新模式與體系,服務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高端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