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學校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專題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十大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全體在校校領導參加學習,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5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總結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分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化趨勢,明確了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點任務,對更好發揮兩院院士和中國科協作用提出殷切希望,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對于我們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進軍具有重大意義。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常委會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高度,把握世界科技革命發展大勢,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經驗啟示,直面當前科技領域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突出問題,就推進新時代科技創新作出重要部署,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洞察國內外大勢,從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高度和長遠目標出發,以大思維大戰略鮮明指出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任務與方向,為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為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十大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奮力推進我校一流創新型大學建設。一是要深刻認識科技創新的重要地位,充分把握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歷史機遇,勇于識變、善于應變、主動求變,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深度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二是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己任,不斷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和卓越應用人才等培養模式,引導激勵師生堅定創新志向。三是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加強對科研活動的科學管理和服務保障,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創新環境,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創造潛力。四是要結合完善實施“十四五”規劃和高水平大學二期建設方案,深入優化調整學科布局,加強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依托優勢學科和“2+6+1”科研創新平臺工程,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項目,全力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貢獻力量。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和研究布局,學校黨委和各基層黨組織要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組織領導,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國際傳播知識培訓,形成自覺維護黨和國家尊嚴形象的良好氛圍。二是要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發揮學校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特色,利用廣州國際友城大學聯盟等平臺加強中外校際交流合作,做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等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推動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三是要把國際傳播能力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加強相應學科的學科建設和后備人才培養,注重提升國際傳播理論研究水平,為建強適應新時代國際傳播的人才隊伍作貢獻。四是要以構建全媒體國際傳播格局為引導,充分發揮互聯網、各類新媒體平臺的作用,引導廣大師生做好中國觀點的傳播者、中國立場的闡釋者,以自身作為展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