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6月5日10時44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為培養我校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航天理想,進一步普及航空航天知識,加強我校校園文化建,北京服裝學院在校學生實時收看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的直播。在這歷史性時刻,學校黨委書記周志軍及部分干部教師與在校學生一同見證祖國航天事業威武雄壯、氣勢如虹的航天出征現場,讓大家備受震撼,驕傲和自豪油然而生,齊聲為偉大的祖國喝彩!
從仰望天空到直穿云霄;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四;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從未停止對星辰大海的探索。征途上的每一次創新和突破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同時許許多多人也在默默為祖國航天事業添磚加瓦,例如學校的賀陽教授是“神七”“神九”和“天宮二號”任務宇航員睡袋紋樣和艙內工作服色彩的設計師。“神舟十三號”時賀陽教授設計了航天員地面保暖裝置。
步履不停,夢想無垠。正是一代代中國人的接續奮斗推動了中國航天擁抱更加廣闊的星辰大海。這是每一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6月5日10時44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那一刻,每位中國人民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驕傲而自豪;那一刻,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強國夢再次邁出了堅實有力的奮進步伐;那一刻,我們更是見證了勇者出征的無畏氣魄: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滿分的表現。
致敬!致敬每一位為中國航天事業貢獻的工作者,致敬每一位出征的航天英雄,祝福他們平安歸來,一切順利!
互勉!互勉每一位青年學子,扛起責任與擔當,傳承與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用自己的方式為時代助力,以自己的成長與時代共進!
北京時間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將陳冬、劉洋和蔡旭哲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成組狀態良好,神舟十四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看著直播,自己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禁為三位航天員點贊,為如日中天的中國航天事業點贊,為祖國驕傲。近年來,中國航天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些成績都標志著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走到了世界最頂尖的科技前沿,我們將是歷史的見證者,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積極成長,投身到偉大的社會事業建設中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倒計時到火箭進入軌道,直至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神舟十四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都熱淚盈眶。
距離第一位完成中國人千年飛行夢的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年。二十年前,楊利偉以生命為注,在忍受著五臟六腑宛如撕碎般的低頻共振后,在太空停留一日返回地球。二十年后,中國的空間站建設完畢,一代代英雄的飛天已經給足了航天人信心,這次,他們將在太空停留半年的時間完成祖國交給他們的任務。
這是一種接力,一種延續,一種進步,一種強盛。就像我們從北京紡織工學院變成北京服裝學院,從解決中國人的穿衣問題到引領中國時尚,從非典自制消毒水到新冠研發口罩,一代又一代北服人傳承著擔當起時代使命的責任感。看著意氣風發的學生們,看著年輕熱血的自己,我相信,手握接力棒的我們必將成為新時代大船前進的船槳與風帆,在世界的潮頭激流勇進,奮力爭先。
從1999年到2022年,回顧中國的航天發展史,體現了中國航天人艱苦卓絕的奮斗,更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追求,這些背后的成功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在服務國家級重大項目中每每都有北服人的身影,賀陽老師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宇航員設計睡袋紋樣和艙內工作服顏色、劉莉老師帶領團隊承擔冬奧服裝、李政老師帶隊設計冬奧景觀設計等等,他們默默的付出,無言的支持,教會我們什么是“芳華待灼、砥礪深耕、奮楫篤行,履踐致遠”。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需身懷愛國之情,勇擔興國之責,力行強國之路。
6月5日10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和3名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以來的首次載人任務發射告捷,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3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
近些年,北服先后承擔了多項重大國家重大項目服裝設計,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多位老師以身踐行校訓“與美同行”的精神,是我們前行的榜樣。
“千年古樂,傳承不滅。”作為一名普通學生我為自己是華夏兒女而感到驕傲與自豪。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應當更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沉下心去學習,帶著責任感與使命感,多參加活動項目積累經驗。報效祖國,發光發熱,成就精彩人生。
今天,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從神舟一號到今天的神舟十四號,我國每一次航天探索,都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這背后都是無數高科技設備的硬實力及技術性軟實力的支撐。此前,我校賀陽教授帶領的設計團隊根據航天事業系統的特殊要求,完成了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作為北服人,因北服能為航天事業貢獻“紡織力量”而驕傲!宇宙級別的中國式浪漫把中國人民對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無盡憧憬寄托在“神舟”“北斗”“天宮”“天問”這些美好的名字中,我們把“與美同行”的力量也寄托一份在能為國家重大項目做服務做貢獻中!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神舟飛天,星辰大海,預祝神舟十四號圓滿完成“出差”任務,平安歸來!
“飛天”是夢嗎?從十六國北涼時期出現的敦煌飛天到如今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23次飛行,中國在蒼茫戈壁灘和茫茫大草原間,譜寫了一段又一段神話。中國人對浩瀚的宇宙的遐想,憑借著中華民族強大的創造力和飛速發展的科技,將星辰大海的紅色浪漫帶往太空。
一個激蕩向上的民族,有腳踏實地、埋頭拉車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北京服裝學院全面服務社會,積極參與國家的藝術項目以及社會各種藝術工程的創作設計,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和社會效應,成果斐然,不勝枚舉。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飾設計更是為我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為自己是中國人、北服人而驕傲自豪!
中國航天英雄一次次來往于天地之間,一次次用“中國腳步”刷新太空里的“中國高度”,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雕琢著我們建設航天強國的夢想和希望。中國載人航天朝著星辰寰宇不斷邁進,是國家科技力量日益堅實的生動縮影,是中國人自立自強和民族復興的成功體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光榮例證。更重要的是,中國航天的實質性進步,正在激勵著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煥發出中國人對民族的自豪,堅定著每個人對未來的信心。
遨游星際,神舟升空;國之重器,吾輩驕傲。中國航天人,敢于“直上云霄問九天”的抱負和航天精神,勢必激勵北服學子們努力進步不斷成長。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終點。探索太空的漫漫征途,前輩已經開拓,時代的號角正在吹響,我輩青年應將青春熱血繼續揮灑在奮進的道路上,做一個朝氣蓬勃的奮斗者,朝著航天強國目標邁進。建設航天強國,我們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