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學化工學院完成今年暑期首批36名研究生向古鎮口校區搬遷工作,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海洋物探及勘探開發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也對搬遷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按照計劃,三個單位的1100多名研究生和多個實驗室將在暑期完成大部分搬遷工作,2022級研究生將于9月初在古鎮口校區完成入學報到。
為提升古鎮口校區“人氣”和辦學質量,學校相關學院、實驗室和職能部門全力以赴做好本次搬遷的籌備、實施和服務工作。
化學化工學院暑期共有585名研究生分三批次搬遷至古鎮口校區。學院提前制定搬遷工作方案,為學生做好搬遷物資準備、協調廂式貨車運輸行李、安排學生乘坐大巴車前往古鎮口校區,目前,第一批次搬遷任務已按計劃順利完成。搬遷過程中,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光輝、研究生輔導員薛慧等現場指揮,全程跟車,隨時解決搬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鼓勵學生克服不便,靜心科研、做好學問,以優異成績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學院建設。
“得益于老師們制定的合理搬遷方案和同學們在搬遷過程中互幫互助,搬遷工作有條不紊,順利完成。搬遷新校區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雖然過程有些辛苦,但是累并快樂著?!北狙幸惑w班2018級學生謝雅璇表示,將盡快適應古鎮口校區生活,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階段的學習。
本研一體班2018級學生李玉琪表示,由于部分實驗室設備尚未搬遷到位,化學化工學院本次搬遷的部分學生需要暫時往返兩校區做實驗,雖然有所不便,但是會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難,合理規劃學習生活,高效率、高質量、高水平完成科研任務,為學校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19日,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召開搬遷古鎮口校區動員部署會議,全院在校教職工、研究生參加會議,學院黨委書記郭文作動員報告,介紹建設古鎮口校區的背景和意義、古鎮口校區的布局與定位,講解了搬遷工作計劃、組織保障等,號召師生傳承弘揚石大精神,共同建設古鎮口校區美好未來。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規劃,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全體研究生、研究生導師以及需要利用古鎮口校區實驗條件開展科研的教師將于8月份搬遷至古鎮口校區,其中研究生278人、教師56人,186名研究生新生將于9月份直接到古鎮口校區報到,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和青島軟件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1名研究生也將隨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搬遷至古鎮口校區。為保障搬遷工作順利進行,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著眼未來發展規劃和高質量發展,成立了搬遷工作組,對搬遷工作進行充分調研,對搬遷人員、辦公家具、實驗設備等基礎信息等進行全面、精準摸底,對未來平臺建設等進行深入研討,多次征求師生意見,研討制定搬遷方案,有序推進各項搬遷工作。
據海洋物探及勘探開發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肖文生教授介紹,暑期將啟用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樓,完成部分涉海領域高端裝備向古鎮口校區的搬遷安裝調試和機電工程學院30余名師生入駐工作。中心將確保新定制的高端裝備和搬遷的實驗設備安裝到位,高質量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扎實做好師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教育,確保師生情緒穩定,安心工作學習;籌備召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會會議和學術委員會會議,發揮國家級平臺的引領示范作用。
為迎接1100多名研究生和多個實驗室順利入駐,學校高度重視這次搬遷工作。7月15日,黨委書記王勇,副校長張玲玲,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強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田豐,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國順及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赴古鎮口校區調研,查看與本次搬遷工作相關的研究生及青年教師宿舍、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樓、觀海苑餐廳,并就搬遷工作舉行現場辦公會。副校長張玲玲、校長助理田豐多次組織召開工作會,統籌考慮,精心規劃,認真研究部署搬遷工作各項事宜。古鎮口校區建設管理委員會綜合辦公室、基建處、后勤管理處、黨委學生工作部(武裝部)等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確保搬遷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進行。
古鎮口校區建設管理委員會綜合辦公室積極對接搬遷學院,了解師生實際需求,主動做好搬遷師生的工作學習生活服務。后勤管理處做好搬遷師生的衣食住行保障,擴充觀海苑餐廳108平方米,增加就餐座位數100個,增加基本大伙套餐窗口,另外啟用餐廳二層,豐富飯菜品種,提升飯菜質量;提前做好搬遷學生入住公寓準備,制訂搬遷入住方案,做好消毒、保潔、檢修、疫情防控等工作,確保生活設施完好,創造整潔校園環境,滿足學生生活需求。實驗室管理處做好新建實驗室安全風險論證評估,協調大型儀器設備搬遷安置工作?;ㄌ幦ν度牍沛偪谛^基本建設和維修維保工作。保衛處大力增強古鎮口校區安保和消防力量,增加工作人員和崗位,加強校門管控和校內巡邏。校醫院為古鎮口校區師生免費提供藿香正氣口服液、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做好核酸檢測采樣等疫情防控和日常診療工作。黨委學生工作部(武裝部)選優配強古鎮口校區學工隊伍,確保專職輔導員在校在崗工作,加強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引領帶動作用,堅持關愛到位、服務到位,確保搬遷順利進行,讓學生盡快融入新校區,投身學習科研。
上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