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暑期如約而至,“研行萬里強使命”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為主線,堅持“在實踐中感悟 在鍛煉中成長”的指導方針,運用眾創眾籌思維,充分整合各培養單位和社會資源,按照“按需立項、據項組團、多向受益”的原則,組建了校級實踐團隊45支、院級實踐團隊100余支,動員3200余名研究生深入社區、農村等基層一線,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傳播社會正能量,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切實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黨委宣傳部、黨委網絡工作部將持續推出相關專題進行系列報道。
7月7日,由學校美術學院研究生組成的“研行萬里強使命”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圍繞“藝術美鄉村”“藝術賦能電商助農”“藝術助力文旅推介”等主題,赴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炎炎烈日,擋不住實踐團全體成員們滿滿的熱情。成員們來到秤砣村劉家溝,在與農戶溝通后開始了他們的墻繪創作。隨著他們精心的設計與繪制,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和植物形象出現在了墻上,為原本單調質樸的庭院添上了一抹亮色。
為幫助當地村民打造特色民宿品牌與農產品品牌,實踐團給當地一家民宿設計并繪制了“劉家小院”的招牌;在徒步上山前往果園實地調研后,又為果園的農產品做出了初步的包裝設計。美術學院實踐團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當地村民打造特色品牌,旨在將藝術鄉建與村民的生產生活相結合,讓藝術更好的融入鄉村振興。
鄉村美化重在長期維護。自重慶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垃圾分類已成為鄉村環境長效化治理的重要任務之一。為進一步優化鄉村生活環境和加深當地村民的綠色環保理念,成員們通過垃圾分類知識的宣講和實地調研等方式,將綠色環保的觀念帶進每家每戶。
藝術走進鄉村既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汲取奮進力量的必修課,也是發展本土紅色文化、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環節。美術學院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助推鄉村振興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以積極健康的精神風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用藝術給鄉村振興帶來前途與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