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學校在校部五樓會議室召開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2021年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研判我校就業工作形勢,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全力以赴做好“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黨委書記、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自康主持會議并講話,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出席會議。
劉自康同志在講話中強調,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其自身規律,決不能單擺浮擱。從主體上看,涉及政府、學校、用人單位三方聯動,包括政府的政策情況及市場供需狀況、用人單位的崗位供給、學校的教育服務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從內涵上來看,包括就業率、就業觀、就業力要統籌考慮,其中就業率是硬道理,是大邏輯,也是省里考核的硬指標,與招生計劃和績效經費直接掛鉤;就業觀是指南針,是方向盤,就業觀正確了就業就不難了,就業觀錯位了就業就永遠是個難題;就業力是壓艙石,是動力源,人才培養的質量高,專業設置符合社會需求,適銷對路就“好女不愁嫁”。所以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必須堅持系統思維,全面發力,全員參與,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扎扎實實做好就業率、就業觀、就業力三篇大文章。
第一,要著力在“實”字上下功夫,千方百計做好提升就業率這篇硬文章。就業率是硬道理,說一千道一萬,就業率上不去也不好看。要對標對表省里要求,在“方”和“計”上下功夫,在“妙計”上和“高招”上想辦法,總的要求就是學院不拖學校后腿,學校不拖全省后腿。一是壓實責任提升就業率。學校領導小組、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要“三級聯動”,壓實“三包責任制”,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堅決扛起提高就業率的政治責任。要做實“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抓一把手,書記校長要帶頭抓,學院黨政負責同志要親自抓,所有校領導、黨委常委要現場辦公、現場督導,實行包干負責,拿出非常舉措,繼續算好就業這筆賬。二是落實政策提升就業率。用足用好上級有關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落地工作。梳理評估學校各類措施,早論證早研究,該修訂修訂,該出臺出臺,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全員行動提升就業率。拓展社會招聘主渠道,做深校內多崗位挖潛,借助廣大校友資源,鼓勵全校科技型企業和國家大學科技園入駐公司帶頭聘用,把干部教師包括學生導師的力量也集中起來,打好就業這場硬仗。四是分類指導提升就業率。壓緊責任鏈條,個性化、分眾式、一對一做好工作,做到底數清、意向明、對策實,特別是困難生等特殊群體學生的就業要保證,因為后邊跟著民生,跟著小康,跟著家庭。
第二,要著力在“導”字上下功夫,千言萬語做好轉變就業觀這篇軟文章。學生不急老師急,家長不急學校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就業觀出了問題。這個方面雖然是一篇軟文章,但也要采取硬措施,虛功實做,老題新解,在“言”和“語”上下功夫,在“導”和“變”上見真章,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一是堅持學生和家長一起抓。就業的主體是學生,家長觀念又直接左右著學生,既要做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也要做家長的說服解釋工作。要選樹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學生邊就業邊學習,邊就業邊擇業,鼓勵他們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廣闊天地去。要溝通家長,不能對孩子過于溺愛,早放手,早就業,早鍛煉,早自強。就業是“國之大者”,是人生大事,不僅是政治責任,也是家庭義務,必須家校聯動切實解決慢就業、緩就業等問題。二是堅持干部和教師一起動。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轉天地寬。要轉變觀念真的很難,所有跟學生相關的工作人員都要善作“婆婆嘴”,常念“就業經”。輔導員老師是離學生最近的人,也是與家長聯系最密切的人,要不怕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一體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政治工作。專業教師特別是畢業生導師是對學生影響很大的人,師生如父子,要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對待,像為自己的孩子找工作一樣上心,不僅要指導學生畢業,也要幫助學生就業。干部是為學生服務的人,特別是學生工作干部包括就業處干部要增強服務意識,做好指導工作,在工作謀劃時想著就業,在任務部署里體現就業,在舉措落實中促進就業,集中力量為學生順利就業鋪好路。
第三,要著力在“改”字上下功夫,千辛萬苦做好強化就業力后半篇文章。如果說提升就業率、轉變就業觀是上半篇文章,那么強化就業力就是后半篇文章。做好后半篇文章關鍵在改革,改革很艱辛,改革也有成本,但有時不改革比改革的成本還要大。所以要準備付出千辛萬苦,把強化就業力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和長遠工作抓實抓好。一是學科專業要真調。就業與招生要直接掛鉤,對照“十四五”規劃和“七個工大”目標,對學科專業布局進行全面論證,著眼國家急需和社會需求優化設置,把握新機遇,提高契合度,從根子上解決就業難問題。二是教育教學要真改。開好學校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進一步落實教學中心地位,建立獎勵教學突出貢獻獎專門基金,引導廣大教師安心教書、潛心育人,教給學生真東西,打造學生硬實力,把人才培養質量提上去。三是服務能力要真強。科技創新與國家需要要“絲絲相扣”,在科研育人上下功夫,在服務振興中有作為,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提升學校社會聲譽,讓社會更加認可工大,讓用人單位更加認可工大的“產品”。四是就業作風要真實。求真務實,是作風,也是能力,更是行動。要敬畏事務的本來面目,就業數據必須真實可靠,堅決反對數字就業、紙上就業,這是政治要求。要從學院抓起,一級一級抓實,職能部門要定期抽查核實,堅決交出一份真實的就業工作答卷。
校長、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郭連軍結合到基層有關學院了解的情況,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堅持點面結合,既要確保面上的就業率,也要確保重點群體的就業數,做好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就業工作。
副校長、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袁曉光對前期就業工作進行了總結分析,并對下步工作做出安排。會議還聽取了外國語學院、遼陽分校、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同志及招生就業處全體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下一篇:人文工大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