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文件精神,推進學校“雙萬計劃”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學校決定開展2022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培育項目遴選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與類別
各類別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培育項目按申報課程歸屬學院推薦。
(一)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課程培育項目
1.課程政治導向正確、以學習者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已有中文和外文兩種語言的線上教學活動資源。
2.課程類別為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經濟與發展、藝術與設計、智能與虛擬仿真實驗、面向未來與創新創業類課程。
3.課程負責人教學經驗豐富,對所教授的內容有較深入的理解,具有良好的外語讀寫說能力。
(二)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培育項目
1.已獲批遼寧省一流本科課程(已列入2020年國家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和已推薦參評第二批國家一流課程的課程除外)。
2.已認定2021年校級一流本科課程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的學院可擇優推薦2門課程(至少有1門課程屬于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課程)。
3.申報類別需和已獲批省級一流課程、校級一流課程一致。
(三)線上一流課程培育項目
自建課程資源上線公共課程平臺(愛課程、學堂在線)已滿一個教學周期,且本學期面向社會學習者正在開展教學活動的課程,可申報線上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已獲批國家一流課程、2020年國家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和推薦參評第二批國家一流課程的課程除外。
(四)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培育項目
該類別課程培育項目遴選工作另行確定。
二、遴選程序
1.學院初審
請各教學單位結合本學院課程建設規劃和相應課程建設基礎,對應課程建設目標組織項目申報,并對申報推薦課程的內容、教學活動和所有材料進行全面核查,對課程團隊以及課程的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把關;負責出具政審意見和學術評價意見(要求見項目書)。課程負責人,每人限報一門課程。
2.學校評審
學校組織專家對申報課程進行評審,評審結果經公示及學校審核,確定課程培育項目。國家級一流課程培育(線上、混合式、線下、社會實踐)項目遴選30項。其中線上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占比15%,混合式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占比40%,線下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占比40%、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培育項目占比5%。
三、申報材料及有關要求
(一)申報材料
1.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課程建設項目填寫《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課程培育項目書》(附件1);
2.線上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填寫《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培育項目書》(附件2);
3.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填寫《國家級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培育項目書》(附件3)。
(二)報送時間及有關要求
1.各單位請于11月15日14點前以學院為單位將紙質版匯總表(附件4)和各類課程項目書(簽字蓋章)報到課程與教材科;電子版匯總表,每門課程一個文件夾以“申報類別-學院-課程名稱-負責人姓名”命名,包含項目書和支撐材料(整體不超過200MB,其中說課視頻不超過100MB,除視頻外文檔上交PDF版)公文流轉王藝霏。
2.學校對課程建設進展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跟蹤評價,并對項目組織結題驗收。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教務處課程與教材科:張帆聯系電話:2549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