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學校舉行“創業校友杯”第十七屆松江大學園區創業大賽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賽線上動員會。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創業學院院長祁明,校友工作聯絡處處長晏瓊,教務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朱建明,研究生院副院長王磊,學生處副處長(主持工作)繆韻笛,創業學院副院長高偉,中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副秘書長蔣楠,以及各學院領導和參賽師生參加了本次線上動員會。
祁明在動員講話中強調,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而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做好本屆大賽的組織動員備賽工作,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各主辦部門加強協同、凝心聚力。落實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重要精神,切實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協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二是希望各學院加強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創造教育融合。“互聯網+”大賽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健全培育廣大師生的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根據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要求,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賽事育人陣地作用,實現以賽促育,培養復合型新商科人才;三是希望參賽師生團結奮進、敢闖會創。要主動科學研判,深刻領會大賽精神內涵,準確把握大賽新變化,鼓勵參賽師生跨院系跨校跨界組隊精準備賽,提高項目競爭力,主動做到對接產業、融入專業、貫穿學業、引領創業、促進就業。
蔣楠對大賽進行精神解讀并分享新文科金獎項目經驗。在大賽精神解讀上,蔣楠通過分析過去七屆大賽發生的主要變化,深入分析第八屆大賽通知。他指出,第八屆大賽通知在多個部分與往屆相比有一定調整和變化,體現出大賽聚焦“五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深入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在新文科金獎項目經驗分享上,他通過分析歷屆財經類高校的國賽獲獎項目,指出新文科優秀項目來源于科創融合、專創融合、產創融合、社會實踐、家族傳承及自發創造。最后,他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勉勵參賽師生鼓足干勁,爭做先鋒,在“互聯網+”大賽爭創佳績。
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銅獎、上海賽區金獎“煙火匠的信仰——以協同服務賦能基層治理的一站式公益方案提供者”項目骨干成員陳朝陽與指導教師代表、上海賽區優秀指導教師李偉銘先后分享了參賽經驗及指導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