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服務社會”優秀學生培養計劃(以下簡稱“思源計劃”)一期開班儀式在閔行校區包玉剛圖書館舉行。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偉明,“思源”項目創始人之一、全國校友導師召集人王熙,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基金管理部副主任劉瀟驍,永庚公益基金執行負責人王燦,交大校友導師代表沈欽碩,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閆博,復旦大學團委副書記王英豪,中國人民大學學工部副部長袁世琨,吉林大學學工部副部長馬琨,交大學指委秘書長侯士兵,校友總會辦公室主任冒巍巍,校團委書記錢文韜,校友總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立強,發展聯絡處副處長于洋,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沈小丹,“思源計劃”一期班主任、校團委副書記(兼)馬碩以及部分在滬“思源”畢業校友、復旦“思源”在讀學員代表共同作為嘉賓出席了本次開班儀式,與交大“思源”一期全體學員共同見證了交大“思源計劃”的啟程。儀式由思源一期學員高晨昊、孫浩珈主持。
劉瀟驍首先代表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為交大“思源計劃”開班致辭,介紹了永庚公益項目“思源計劃”的運營模式,對交大開班表示祝賀,鼓勵交大學員勇于奉獻愛心、積極服務社會。
清華大學“思源計劃”18期學員李沛洋作為“思源”在讀學子代表發言。他回顧了自己加入“思源”項目四年來收獲的成長,也代表全國“思源”學子對交大的加入表示歡迎和祝賀。
錢文韜匯報了交大“思源”一期的組織情況,重點介紹了交大“思源”的核心價值、培養理念和培養計劃、學員選入機制和群體畫像以及班級組建以來學員們集體參加的各項活動,通報了交大“思源”校友導師活動的推進情況。
薛一鳴代表交大“思源”一期全體學員發言。他表示,成為一名合格的交大思源學子,要理想信念堅定,敢于擔當;要勇于創新進取,知行合一;要視野格局開闊,志存高遠。
王熙代表全體“思源”校友導師對交大開班表示祝賀,并從“受助、自助、助人”的內在邏輯聯系,助人的六個層次等幾個維度為學員們講解了“思源計劃”的育人理念。
沈欽碩代表交大“思源”校友導師發言。他分享了在交大開展校友導師活動的經驗,對“思源計劃”校友導師活動提出構想,表示愿意全程協助交大“思源計劃”校友導師團的組建工作。
“思源計劃”一期全體學員帶來班級風采展示演出。學員們表演了杯子舞、樂隊表演《東川路的日子》、新疆民族舞、校史劇《護校運動》和大合唱《吾友南洋》。
啟動儀式上,王偉明、王熙、劉瀟驍、王燦、侯士兵、冒巍巍為30名交大“思源”一期學員佩戴徽章。楊振斌為交大“思源”一期班級授旗,為交大“思源”一期學員寄語。
楊振斌講述了“思源計劃”的緣起,回顧了“思源”項目二十年來在八校茁壯成長的發展歷程,為學員們解讀了“思源計劃”的核心價值、培養理念和育人使命。他對全體“思源”學員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要時刻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思源”項目最關注的是學員境界和思想覺悟的提高;二是要力爭成為能夠引領時代發展的人,為未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引領世界發展貢獻力量。最后,他用交大老學長、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張煦在交大求學時掛在床邊的格言“毋自信聰明,怨無知遇;毋徒知收獲,不問耕耘”勉勵學員們珍惜時間,力求上進,在為社會和祖國奉獻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飲水思源,服務社會”優秀學生培養計劃(簡稱“思源計劃”)是2001年在清華大學發起設立的“因材施教”優秀學生培養項目。項目現由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統籌管理。項目以“受助、自助、助人”為核心價值,以“世界橋梁、社會棟梁”為培養目標,旨在為未來中國各個領域輸送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服務精神的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