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為第十七屆“挑戰杯”競賽)各項賽事圓滿落幕,東南大學學生團隊在本屆“挑戰杯”全國賽系列賽事中共獲得“揭榜掛帥”全國“擂主”(第一名)1項,6項特等獎(最高獎)、6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特等獎(最高獎)總數位列全國第五、江蘇第一。學校再次捧獲大賽“優勝杯”和大賽優秀組織獎。
能源與環境學院《鋼鐵企業凈零排放之路——生產過程二氧化碳排放建模仿真與優化》,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基于飛騰Phytium芯片和麒麟Kylin操作系統的時序數據運維分析軟件》,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基于量子密鑰的物聯網安全系統與原型設計》《基于VPP的高性能虛擬化入侵防御系統》等4個項目獲“揭榜掛帥”特等獎。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疫苗中和抗體檢測加速器-光子晶體智能顯微成像系統》《面向難愈合創面診療的多功能生物醫用補片》等2個項目獲“黑科技”星系級作品(特等獎)。其中,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基于量子密鑰的物聯網安全系統與原型設計》獲評“揭榜掛帥”賽道“擂主”(全國第一)。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面向6G的智能多波束無線通信關鍵技術及原型系統》、公共衛生學院《科學問診“疫苗猶豫”——基于健康行為理論的中國居民疫苗猶豫調查與對策研究》等2個項目獲課外學術科技作品賽道一等獎。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超寬帶曲面陣列研究》,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件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面向鯤鵬芯片和kylin麒麟操作系統的虛擬入侵防御系統》等2個項目獲“揭榜掛帥”一等獎。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基于混合現實的智能超表面設計平臺》、電氣工程學院《冰雪奇“源”--極端環境儲能方艙》等2個項目獲“黑科技”恒星級作品(一等獎)。
能源與環境學院《氨燃可動——流化床催化電極氨直接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系統》、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月面探測移動載人平臺人機交互與仿真系統》等2個項目獲課外學術科技作品賽道二等獎。建筑學院《筑夢大倉-設計喚醒鄉村,歷史孕育未來》獲“紅色專項”二等獎。
數學學院《基于群體智能的分布式控制和協同優化》、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面向智慧認知無線電的探測識別一體化開發平臺》等2個項目獲課外學術科技作品賽道三等獎。能源與環境學院《基于碳納米管陣列的超黑材料》獲“黑科技”衛星級作品(三等獎)。經濟管理學院《初心照東南-講述校史中的紅色革命記憶》、公共衛生學院《豫鄉深處映山紅——關于小城紅色文化資源價值利用的調查研究》等2個項目獲“紅色專項”三等獎。
據悉,“挑戰杯”自1989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已經連續舉辦17屆,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是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范圍最廣、競爭最為激烈的綜合性學生科技創新賽事。本屆“挑戰杯”競賽,學校團委聯合各相關院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進行項目選題與孵化。備賽期間,師生們克服疫情的影響,通過團隊搭建、導師配備、項目申報、資金扶持等一系列舉措,在學生團隊、專業教師、職能部門之間充分搭建了溝通平臺,扎實而有效地推進“優秀本科生進實驗室”計劃,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冬令營、暑期集訓營、學生科技節、多期階段性成果展示匯報會及模擬答辯會等“挑戰杯”系列備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