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1年,忽焉已至!新,總是帶來希望和憧憬,也提醒我們更加清醒地回顧過往以明當下,在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做確定的我們。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里,四川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發展,攻堅克難匯聚昂揚向上正能量,干事創業形成蓬勃發展新動能,學校工作點面結合亮點紛呈,高質量內涵發展交出滿意答卷,譜寫了一曲為國擔當、為民奉獻、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壯麗詩篇。
面對不確定的疫情,我們守望相助、攜手同心,做到了“川大校園很平安、科研很給力、人才很爭光、華西很出彩,為國家疫情防控貢獻了川大力量?!?/p>
疫情突襲而至時,學校就確定“始終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堅決防止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疫情防控最艱難時,300余名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馳援湖北武漢等地、海外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武漢天河機場,勇士相遇隔空喊出的聲聲“我是川大華西的”,不僅成為艱難時刻鼓舞全國人民的“王炸強音”,更為83年前“東齊魯”“西華西”同聚華西壩抗日圖強的歷史,注入并肩“戰疫”的時代精神;在承擔全川疫情診療、防控任務同時,學校緊急啟動應急攻關科研項目,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研發獲國家藥監局批準臨床試驗,研發了國際上首個“5G+遠程CT掃描操作系統”,多種新冠病毒檢測技術及產品投入臨床應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我們在四川高校中率先啟動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工作,圓滿完成2020屆畢業生畢業和派遣等工作,啟動秋季學期返校工作有條不紊?;仡?020年學校抗疫工作,我們為全校師生員工的擔當和作為而感動和鼓舞,全體師生員工或停止休假緊急返回工作崗位,或志愿服務充實全校各個值守點位,或減少外出居家辦公學習,積極為學校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我們為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所振奮和鼓舞,各界友好和廣大校友或關心慰問,或捐款捐物,或幫助解決困難,為川大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更為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的個人和集體而自豪和鼓舞,榮譽是對川大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褒獎!
面對不確定性加劇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艱巨繁重的學校改革發展任務,我們最大程度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堅定不移抓改革發展,自信從容地沿著既定目標,做到了推進學校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學新的偉大事業全面加快。
2020年,是學校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的一年,是學校承接“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謀篇布局的關鍵一年。我們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扎實做好第五輪學科評估和“雙一流”建設驗收工作,“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主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慶祝建校124周年暨華西醫學110年,以抓核心競爭力提升帶動全校工作,學校辦學質量明顯提高,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出一條在西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強,匯聚起推動學校發展的強勁動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以紅色文化培育時代新人,開展紀念江姐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殊榮。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川大本科教育“升級版”成效初見,獲批“強基計劃”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分列全國高校第3、第4位。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推進,召開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出臺“1+10”系列制度。我校學子連續六年榮獲“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第12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4項金獎、列全國高校第3。精準施策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高校代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交流發言。人才強校戰略持續實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重要成效。堅持將師德師風評價貫穿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職員評定、人才和項目申報等全過程,設立校級最高獎“立德樹人獎”。以業績貢獻和創新能力為導向的人才分類多元評價機制初步形成。新增高層次人才近100人次,高端人才建設階段目標提前實現。精準施策發力,學科內涵發展成效凸顯。構建了“基地加強、新平臺培育、新學派培養及文科講席教授引進”“1+3”一流人文社科支持體系。強化理工科頂層設計、整體部署和統籌建設,著力增強理科“從0到1”原始創新能力,培育重大基礎性原創成果;加快建設新工科,啟動一批新平臺建設。醫工結合真正破題,多學科交叉融合成果涌現,“醫學+”“信息+”雙引擎對學科交叉融合引領示范作用日益顯現。堅持正確導向,科學研究服務“四個面向”能力有效提升。牽頭3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3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9項,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7項,《中國道教通史》等標志性著作出版。修訂文理工醫科研獎勵辦法,構建符合科研創新規律、突出質量貢獻、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分類評價體系。辦最好的醫科,推進華西醫學整體率先邁入一流。醫工結合“1平臺+3中心”建設成果階段顯現。與牛津大學共建消化道腫瘤聯合研究中心,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獲批建設,創新藥物集成攻關等平臺建設順利,中國首個醫療器械監管卓越中心在校成立。推進與成都市東部新區共建成都未來醫學城。在海南布局建設面向全球的前沿醫學中心與國際交流平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啟動新時代援藏工作“六大行動”,精準支援涉藏省區和西藏大學高質量發展。用情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與地方合作多點開花再上新臺階,與成都市高新區共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國家級創新平臺,打造未來科技城。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支撐保障水平穩步提升。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科教樓等13個項目竣工驗收,完成華西食堂、校醫院等改造提升項目,江安校區院士公寓開工建設,開通校園穿梭車等。成都地鐵8號線開通,實現望江、江安和華西校區有機串聯。
在極不平凡、不確定性加劇的2020年,學??箵粢咔楹透母锇l展取得的成績啟示我們:只要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沿著學校確定的決策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團結一心抓發展,心無旁騖搞建設,就一定能夠在不確定面前不迷茫、不退縮、不懈怠,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不確定性加劇的時代“任爾東西南北風”,把握確定的內心、找準確定的道路、用好確定的方法、做確定的我們,實現四川大學更好的發展。
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將開啟國家和學?!笆奈濉钡男缕?,也是四川大學在新的發展方位中開啟新征程、在新的發展格局中力爭新偉業的一年。新年伊始,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國際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學校發展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前進路上不總是一路平坦,未來還有諸多不確定性的挑戰,這些不確定的挑戰中的沖突與張力驅使我們“行之于途而應于心?!?021年,讓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專注學校“兩個偉大”的奮斗目標,團結一致加油干,凝心聚力向前走,去遇見更精彩的我們、更精彩的川大!
此刻,請向身邊人和自己問聲“新年好,過去一年辛苦了”;請對著2021年的晨光大聲說出“你好,2021!”共同祝愿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想要了解更多四川大學在職研究生相關信息可以隨時咨詢網站在線老師。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