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5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決賽于8月落下帷幕,來自全國800余所高校共3萬余件作品參與競選,我校參賽選手共獲得24個國家級獎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3項,創下我校參加此賽事的歷史最好成績。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全校參賽學生及指導教師克服重重困難,積極備賽,認真比賽,分別在游戲設計、移動應用開發(非游戲類)、大數據實踐、交互媒體設計、Web應用與開發、產品設計、人工智能實踐賽、數據可視化等八類賽道取得獎項,彰顯了華師學子扎實的專業基礎、極強的動手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
來自軟件學院、教師發展中心、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及美術學院等學院的指導教師團隊秉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宗旨,從校賽、省賽到國賽,歷時6個月,耐心指導,勇于付出,為我校學生在大賽中取得佳績作出了貢獻。
我校獲獎作品具體信息如下:
| 小組成員 | 作品大類 | 榮獲獎項 | 作品名稱 | 指導老師 | 指導老師所在單位 | 獲獎學生所在單位 |
| 葉桂源,蔡逸彬,溫海林,胡順堯 | 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 | 國賽一等獎 | 異界字尋 | 李琴,楊桂芝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鄭梓燁,陳雋淇,郭梓健 | 軟件應用與開發 | 國賽一等獎 | 見圖知筑 | 蘇意玲,張承忠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吳禮祝,盧伊虹,鄭梓燁 | 大數據應用 | 國賽一等獎 | 基于CNN-BiLSTM的睡眠分期與調控系統 | 潘家輝,吳干華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黃兆鋒,李智穎, 任嘉禧 | 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普通組) | 國賽二等獎 | 拾字戰爭 | 張洋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林靜醇,何龍健, 莫丹穎 | 軟件應用與開發 | 國賽二等獎 | 隨手一分——賦能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綜合應用 | 張洋,張承忠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詹潤源,孫佩瓊,黃灝 | 軟件應用與開發 | 國賽二等獎 | 肝視圖 | 彭豐平,蔡妍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王小葉,羅伶云,何亦希,張益桐,孫超 | 數媒動漫與短片專業組 | 國賽二等獎 | 四季之書 | 崔雨竹,李桂英 | 教師發展中心 | 歷史文化學院,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美術學院 |
| 解羽佳,孟夏如,黎惠寧 | 數媒靜態 | 國賽二等獎 | 古語新說 | 崔雨竹,李桂英 | 教師發展中心 | 心理學院,文學院,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 黃泓越,楊文智,盧勝文 | 數媒靜態設計 | 國賽二等獎 | 字變 | 李桂英,郭澤穎 | 教師發展中心 | 美術學院 |
| 林施言,徐雨潔,陳俊龍 | 信息可視化設計 | 國賽二等獎 | 中國古代人上班也要996嗎? | 李桂英,郭澤穎 | 教師發展中心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 莊煬敏,侯莉,張小梅 | 信息可視化 | 國賽二等獎 | 一“碳”究竟 | 莫丹丹,郭澤穎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師發展中心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美術學院 |
| 陳麗群,曹宏,周倩怡 | 數媒靜態設計 | 國賽三等獎 | 風雅頌——樂響新時代 | 李桂英,郭澤穎 | 教師發展中心 | 軟件學院,阿伯丁學院 |
| 陳耀瀚,黃俊鵬,黃文樂,莫鉆文, 姚橋光 | 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 | 國賽三等獎 | 失孤 | 李琴,楊桂芝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姚岸純,李梓瑜,徐金莎 | 人工智能應用 | 國賽三等獎 | 師微練——基于深度學習的多模態師范生教學技能評測系統 | 丁美榮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歐奕婷,陳麗群, 林施言 | 大數據應用 | 國賽三等獎 | 瑞普云圖——云端智能修圖一體化平臺 | 梁艷,陳贛浪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梁錫泓,丁一亮 | 信息可視化設計 | 國賽三等獎 | 醫學圖像交互式分割系統 | 蔡妍,焦新濤 | 軟件學院 | 軟件學院 |
| 陳瀅斐,羅任莉,林慶穎,黎鳳瑩 | 數媒動漫與短片專業組 | 國賽三等獎 | 漢字溯源 | 蔡雨明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院 |
| 張雅慧,林森,艾迪娜·艾合買提江 | 微課與教學輔助類 | 國賽三等獎 | 火星探險記 | 胡小勇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 郭思蕓,喻濤,李甜,龍澤元,林子軒 | 數媒動漫與短片(普通組) | 國賽三等獎 | 漢字之美 | 李桂英,崔雨竹 | 教師發展中心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文學院 |
| 曹家福,許力珩 | 數媒靜態設計 | 國賽三等獎 | 漢語之美:雪 | 李桂英,郭澤穎 | 教師發展中心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 邱柔柔,吳祖兒,李沛蕓,韋文瑞,劉綺彤 | 數媒動漫與短片專業組 | 國賽三等獎 | 一撇一捺,一字一生 | 李桂英,崔雨竹 | 教師發展中心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美術學院 |
| 李凝霜,林施言,陳麗群,歐奕婷 | 數媒動漫與短片 | 國賽三等獎 | 千里共嬋娟 | 李桂英,郭澤穎 | 教師發展中心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 黃冰妮,陽婷,曾秋雨 | 數媒靜態專業組 | 國賽三等獎 | 國家寶藏中的漢字文化 | 李桂英,崔雨竹 | 教師發展中心 | 心理學院,美術學院 |
| 藍宗怡,何曦,傅夏珂 | 數媒靜態專業組 | 國賽三等獎 | 生肖甲骨文圖鑒日歷 | 孫鵬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院 |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是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組織委員會主辦,面向全國高校各專業大學生舉行的計算機應用類全國性賽事活動。該項大賽位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前列,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競賽項目。大賽采取三級選拔賽制,包括校級選拔賽、省級賽、全國決賽。
第15屆大賽作品內容共分14大類(組),分別是:(1)軟件應用與開發(2)微課與教學輔助(3)物聯網應用(4)大數據應用(5)人工智能應用(6)信息可視化設計(7)數媒靜態設計(普通組)(8)數媒靜態設計專業組(9)數媒動漫與短片(普通組)(10) 數媒動漫與短片專業組(11) 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普通組)(12) 數媒游戲與交互設計專業組(13)國際生“學漢語,寫漢字”賽項(14)計算機音樂創作。
我校歷來非常重視學生的創新教育與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對于國家學科競賽,學校通過非正式課程、學生項目和校級選拔賽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術的興趣與潛力,鍛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實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以賽促融的目的,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