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簡章
南京大學是全國首批24所獲得公共管理碩士(MPA)培養權的高校之一。2000年12月,南京大學成立MPA教育中心,全面負責MPA專業學位教育管理和服務。南京大學的MPA教育依托公共管理學、政治學、國家安全學等一級學科資源,設置科學的培養方案、配備雄厚的師資力量,嚴格管理、精心辦學,在歷次國務院學位辦、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的MPA教育辦學評估中均名列前茅。二十多年來,南京大學MPA教育培養了大量優秀的公共管理人才,4000余名具備現代國家治理理念、擁有杰出領導力和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遍布全國政府機關、國企與事業單位等部門,為提升國家與地方公共管理質量、增強治理效能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2026年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繼續招收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代碼為125200。
一、培養目標
南京大學的MPA教育致力于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掌握系統的公共管理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從事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夠綜合運用管理、政治、經濟、法律、現代科技等方面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解決公共管理實際問題的德才兼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公共管理專門人才。
二、培養方式及學費
主要采用定向培養的非全日制培養模式,分段集中授課(含周末);基本修業年限為3年,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和保留學籍)為5年。
總學費:10.5萬元。
三、學歷學位
對修滿規定學分且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符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位授予條件者,由南京大學授予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頒發研究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雙證)。
四、招生對象
南京大學MPA面向全國招生,報考人員需符合以下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畢業后到入學前)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符合招生單位相關學業要求,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畢業后到入學前)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2年(畢業后到入學前)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五、招生計劃
2026年擬招收人數為327人。最終招生人數將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和實際生源狀況等因素有所調整。
六、網上報名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2024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提供虛假材料而造成不能初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
(4)考生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對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規、作弊所受處罰情況要如實填寫。對弄虛作假者,招生單位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和《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二)網上確認
一般為2025年11月上旬,網上確認時間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公布。考生網上報名時請注意查看報名點公告。
(1)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2)在校研究生須在報名階段向我校提供培養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考生請于2025年11月1日之前將培養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證明寄送至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3)我校考點(代碼3201)原則上接受報考我校并且符合如下條件之一的考生選擇我校考點參加考試:
a.就讀高校在南京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b.具有南京市戶籍的往屆生;
c.工作單位在南京的往屆生(能提供本人2025年近三個月及以上南京市社保繳費記錄)。
七、準考證下載和初試
1、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以“研招網”通知為準),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2、初試時間:2025年12月20日-12月21日。
3、所有初試科目均為筆試,科目有:①199管理類綜合能力②204英語(二)。
八、復試錄取
1.報考我校的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將另行通知。
2.我校在復試前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3.在復試階段,我校將加強對考生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考核,一般采取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并對考生的外語聽力和口語進行測試。同等學力的考生須另外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的大學本科主干課程。此外,我校將在復試中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進行考核(以下簡稱“思品考核”)。
4.復試采取差額形式,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具體差額比例由各單位根據生源狀況確定。復試形式和內容由各單位根據專業要求、相關知識及能力考核標準確定,并在復試前通過各單位網站向考生公布。思品考核或復試不合格者均不予錄取。
5.我校將統一公示擬錄取名單,公示時間為七個工作日,正式錄取名單以教育部審核結果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