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
經學院(部)審核推薦、學校評審,確定《面向眾核處理器的片上光網絡架構與路由機制研究》等33篇博士學位論文為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基于OD數據的青島市東岸城區出行空間結構研究》等51篇碩士學位論文為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排名不分先后,現將具體名單公示如下:
2021年東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名單
| 序號 | 姓名 | 學科名稱 | 學位論文題目 |
| 1 | 郭鵬星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面向眾核處理器的片上光網絡架構與路由機制研究 |
| 2 | 李云杰 | 材料加工工程 | 低碳熱軋Q P鋼組織調控及動態碳配分機理研究 |
| 3 | 劉吉星 | 材料學 | 實用化FeSe基超導材料摻雜研究 |
| 4 | 林俊良 | 材料學 | 幾種鐵電納米復合薄膜的結構表征與電學性能研究 |
| 5 | 李逸興 | 材料學 | 摻雜型磁性金屬@石墨(核@殼)納米膠囊制備及微波吸收性能 |
| 6 | 趙永 | 采礦工程 | 基于微震數據的采動圍巖損傷及裂隙通道演化分析方法與應用 |
| 7 | 安立偉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網絡攻擊下信息物理系統的安全狀態估計方法研究 |
| 8 | 魏星 | 分析化學 | 單細胞內元素和納米粒子分析方法研究 |
| 9 | 王怡婷 | 分析化學 | 功能化石墨相氮化碳在生物傳感和細胞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
| 10 | 王蒙蒙 | 分析化學 | 多金屬氧酸鹽復合材料及其應用于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
| 11 | 張樹才 | 鋼鐵冶金 | 超級奧氏體不銹鋼S32654的制備及組織與性能研究 |
| 12 | 邱吉雨 | 鋼鐵冶金 | CaO-SiO2-La2O3-Nb2O5渣系相圖繪制及相平衡關系研究 |
| 13 | 閔歡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功能化石墨炔的生物醫學應用研究 |
| 14 | 張巖 | 工程力學 | 深部硬巖破壞過程的能量演化機制及深部隧道典型災害類型判別 |
| 15 | 黃帥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不同情境下供應鏈融資模式選擇策略研究 |
| 16 | 趙丙峰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航空發動機轉子關鍵構件疲勞壽命預測及可靠性評估方法研究 |
| 17 | 曾勁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含葉尖碰摩故障的轉子-盤片-機匣耦合系統動力學特性研究 |
| 18 | 佘厚鑫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考慮界面連接特征的葉片-輪盤部件耦合振動機理研究 |
| 19 | 孫聰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耦合系統動態效應的磨削強化變質層組織場及表面完整性研究 |
| 20 | 何強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基于在線社交網絡的影響最大化機制研究 |
| 21 | 張晉熙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非線性系統的魯棒容錯指定性能控制方法研究 |
| 22 | 姜藝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數據驅動的復雜工業過程運行優化控制方法研究 |
| 23 | 蘆安洋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網絡攻擊下線性信息物理系統的脆弱性分析與安全狀態估計研究 |
| 24 | 蘇涵光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基于自適應動態規劃的非線性系統最優控制問題研究 |
| 25 | 楊翠娥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復雜工業系統多任務遷移進化優化算法及應用研究 |
| 26 | 唐志東 | 礦物加工工程 | 懸浮焙燒爐U型反應室內氣固流動特性研究 |
| 27 | 何東澤 | 理論物理 | 暗物質間接探測與暗能量相關問題的理論研究 |
| 28 | 張晉銘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當代發展研究 |
| 29 | 劉凱杰 | 熱能工程 | 活性炭負載型催化劑的低溫尿素SCR脫硝性能基礎研究 |
| 30 | 姚陽 | 生物醫學工程 | 基于單點脈搏波的主動脈僵硬度無創檢測方法研究 |
| 31 | 賈鵬蛟 | 巖土工程 | 地下STS管幕結構的破壞機制及橫縱向抗彎性能研究 |
| 32 | 董夢格 | 冶金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強化遼寧省特有含硼資源在射線屏蔽領域應用的基礎研究 |
| 33 | 鄒曉東 | 有色金屬冶金 | EH36船板鋼中針狀鐵素體的定量調控 |
2021年東北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名單
| 序號 | 姓名 | 學科名稱 | 學位論文題目 |
| 1 | 張丁杰 | 建筑學 | 基于OD數據的青島市東岸城區出行空間結構研究 |
| 2 | 周浩東 | 安全工程 | 生物質熱解氣化特性及殘余灰分沾污結渣規律研究 |
| 3 | 郭良帥 | 材料工程 | 低電偶腐蝕敏感性的鎂合金化學鍍復合涂層的研究 |
| 4 | 聶曉江 | 材料工程 | C摻雜TiO2納米管低溫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 5 | 尹修緣 | 材料工程 | LaB6對激光原位沉積TiC+TiBx增強鈦基復合涂層顯微組織演變及性能的影響 |
| 6 | 司特 | 材料學 | 基于鎵酸鋅基質的高級熒光防偽材料的開發及其應用 |
| 7 | 申金棟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TCP/AQM網絡系統的有限時間擁塞控制算法研究 |
| 8 | 孫家正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基于模型預測的雙有源橋DC/DC變換器高可靠性控制策略研究 |
| 9 | 張宏志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典型工程因素對地源熱泵系統運行性能影響研究 |
| 10 | 潘陽 | 公共管理碩士 | 遼寧“全面二孩”政策下公眾生育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 |
| 11 | 孫詩淼 | 公共管理碩士 | 遼中區農村污水第三方治理中政府監管問題研究 |
| 12 | 呂衛濤 | 固體力學 | 負泊松比分級復合結構設計及力學性能優化研究 |
| 13 | 趙金龍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灰色市場下考慮質量與需求信息不對稱的制造商運營策略研究 |
| 14 | 馬慧敏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競爭環境下線上零售供應鏈信息共享與渠道模式選擇策略研究 |
| 15 | 左志遠 | 行政管理 | 基于清晰集QCA的雙一流大學科研誠信政策分析 |
| 16 | 金重月 | 化工過程機械 | g-C3N4基復合催化劑的制備及其Photo-PMS耦合降解有機物的研究 |
| 17 | 劉佳強 | 化學工程 | 稀土MOFs發光體系的構筑及光功能應用 |
| 18 | 付海洋 | 化學工程 | 低層氮摻雜石墨烯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 |
| 19 | 楊迪 | 化學工藝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Ni0.8Co0.15Al0.05LiO2陰極性能研究 |
| 20 | 莫凡 | 環境工程 | Ag+暴露條件下紅車軸草的毒理效應與防御機制 |
| 21 | 周思帆 | 機器人科學與工程 | 基于孿生網絡的三維單目標跟蹤算法研究 |
| 22 | 劉杰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少樣本場景下金屬表面缺陷識別方法研究 |
| 23 | 蘇志朋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新型微磨具的制備及磨削性能實驗研究 |
| 24 | 郭牧暄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銑削加工過程的刀具磨損及監測的研究 |
| 25 | 李石峰 | 計算機技術 | 情緒激勵對話生成技術研究與實現 |
| 26 | 蘇雨萱 | 計算機技術 | 基于VP-Tree和GPU加速的密度峰聚類的研究與實現 |
| 27 | 丁蕊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基于GAN模型的協同過濾推薦算法中數據稀疏問題研究 |
| 28 | 王業江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基于圖核的多圖多標簽學習算法研究 |
| 29 | 董旭 | 計算數學 | 絕對值方程的數值算法研究 |
| 30 | 賴詩奇 | 科學技術哲學 | 行動現代性:拉圖爾現代性理論的一種闡釋 |
| 31 | 沈欣宇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稀疏攻擊下動態特性未知的信息物理系統攻擊檢測及安全控制 |
| 32 | 朱保鵬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不確定非線性系統的有限時間自適應滑模控制研究 |
| 33 | 鄧靖川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計及相關性的多隨機變量規劃場景生成方法研究 |
| 34 | 殷堯禹 | 礦物加工工程 | 鈣鈦礦型ZnSnO3納米立方體的制備及VOCs氣敏性能研究 |
| 35 | 張強 | 礦物加工工程 | 多元鐵礦物體系磁化焙燒反應行為研究 |
| 36 | 劉睿博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唯物史觀視野下曼海姆意識形態思想批判及當代啟示 |
| 37 | 胡天祎 | 凝聚態物理 | 磁性納米體系磁熱效應理論研究 |
| 38 | 綦宸玥 | 企業管理 | 全渠道傳播背景下顧客接觸點體驗對品牌資產的影響研究 |
| 39 | 劉言哲 | 企業管理 | 價值型銷售的組織驅動因素及其對銷售績效影響的研究 |
| 40 | 周馨 | 軟件工程 | 基于異構隱式行為的物品推薦算法研究 |
| 41 | 孟慶宇 | 軟件工程 | 前綴變色龍認證樹研究與應用 |
| 42 | 孫紅月 | 設計學 | 基于“器以載道”思想的宋瓷美學研究 |
| 43 | 王丹 | 生態學 | 秸稈直接還田對玉米根系性狀影響的分子機制研究 |
| 44 | 張敬華 | 生物醫學工程 | 基于深度學習的微生物顯微圖像分割研究 |
| 45 | 范子嘉 | 生物醫學工程 | 基于WGAN的超分辨率超生寬景成像方法的研究與實現 |
| 46 | 韓貝寧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體育教師自主支持對大學生鍛煉堅持性影響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 |
| 47 | 王紅麗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復雜環境下基于多智能體協同控制的目標跟蹤算法研究 |
| 48 | 白春苗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中美不同社會地位人群拒絕策略對比研究——以《人民的名義》和《紙牌屋》為例 |
| 49 | 劉瑞紅 | 物理化學 | 堿性基團側鏈接枝的高溫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 50 | 徐嘉林 | 新能源材料與技術 | 二硫化三鎳(Ni3S2)的結構調控及作為鋰/鈉離子電池負極應用研究 |
| 51 | 王健璋 | 冶金工程 | 含釩廢HDS催化劑資源化利用應用基礎研究 |
對上述內容有異議的部門或個人,自公示之日起3天之內,請以實名通過書面形式向研究生院反映,研究生院承諾為反映情況的部門及個人保密。
聯系電話:87557 Email:jingsun@mail.neu.edu.cn
研究生院
2021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