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是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Linux技術類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當被問到線上教學過程中面對的主要問題是什么,郭東表示,“在無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我們面對的突出性問題。”
早在2020年疫情期間,郭東教學團隊為保證網上授課質量,依托吉林大學在線學堂教學平臺,開展了數字化課程建設。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他們依托線上數字資源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數字教學的優勢,為教學儲能、賦能、提能,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教學經驗,為本輪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提供了基礎,使他們能夠在進行正常線上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提高數字化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本輪疫情發生后,郭東教學團隊又有了新的思考:在學校實施靜態管理期間,如何開闊視野、解放頭腦成為教學的要務,引入先進IT企業的前沿技術與業界發展動態作為教學內容,可以極大提高課程的含金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務處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以郭東教學團隊教授的《Linux實踐》課程為依托,邀請華為公司技術專家助力開展線上實踐教學。3月28日、29日晚上,吉林大學一流本科實踐教學提升行動——吉大-華為“人工智能工程實踐”線上公開課順利舉行,華為公司馬全一、譚濤兩位資深工程師,與Linux技術類課程教學團隊教師共同協作,為同學們帶來了兩堂精彩的線上實踐課程。
通過線上實踐課程,同學們領略到了當前信息技術產業的前沿與創新,了解到我國先進信息技術企業厚重的技術積淀與不怕萬難的拼搏精神,明確了未來為國家信息產業發展貢獻力量的職業發展方向。同時,Linux技術類課程教學團隊開發了“基于openEuler開源社區的Linux學習新體驗”線上實習課程將于下學期開課,將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創新實踐能力,推進融合式教學改革和學科交叉,深化產教融合。
《Linux實踐》課程實踐性極強,疫情期間,學生封閉在寢室,無法到實驗室進行實踐教學。為解決這一問題,郭東教學團隊在“吉林大學虛擬仿真創新示范課程”項目的支持下,自主開發了《Linux實踐》課程實驗云平臺。這一平臺通過虛擬仿真技術,采用虛實結合的實驗設計,學生在寢室內通過電腦瀏覽器便可登錄實驗云平臺進行實驗。平臺實現了實驗項目的定時開啟、實驗任務的自動下發功能,學生可獨立自主進行各項實驗任務。考慮到教師無法在現場對學生進行指導,實驗平臺提供實驗結果自動判分、錯誤自動提示的功能,輔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實驗課程。教師可通過實驗平臺的監控功能,實時了解學生實驗的進展情況,并據此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同時,通過技術手段為因疫情無法返校的學生開辟校外實驗接口,并根據網絡情況進行實驗流量的負載平衡和軟件優化,確保無差異的實驗效果。
郭東教學團隊進行的線上教學是學校在疫情期間不斷加快推進線上教學改革的縮影。未來,吉林大學將在高質量教學平臺和嚴謹的治學理念的依托引領下取得更加豐碩的線上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