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工研院地處鄂州市梧桐湖新區生態科學城,位于“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城市發展帶的中心位置。憑借與武漢地緣相近的天然優勢,和鄂州市政府在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鄂州工研院在項目、人才引進方面具有強大的吸引力。5年間引進優質項目67個,其中94%來自我校優勢學科。聯合鄂州工研院,項目團隊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部“科技助力專項、“光谷科創大走廊”專項等項目20余項。
“可印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深紫外光電器件”“環形探頭乳腺超聲斷層掃描”等一大批項目研究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Energy等期刊發表,助力學校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評估A+。
通過實驗平臺、學術交流、創業培訓、賽事輔導、團隊培養等十余項方式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鄂州工研院累計培養科研人才700余名;并通過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觀摩、實習實踐的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聚焦產業之“光” 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作為市校共建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鄂州工研院傳承我校投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進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因,圍繞新能源、生物技術、光電信息、醫療器械、國防軍工等領域為重點,將華中大優秀專家人才、優質科研項目、強大創新力量導流至鄂州,為區域轉型創新賦能。
五年間,鄂州工研院年專利申請量均居全省科研單位申請量排行前五,占鄂州市年申請量18%左右,推動鄂州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等排名大幅提高。
此外,鄂州工研院培育企業銷售收入五年同比增長超10倍,通過資源對接等服務帶動培育企業銷售額提升超億元,增加就業崗位500余個,在區域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了引領作用。
2020年年底,在鄂州市政府委托第三方開展的近五年績效評估中,鄂州工研院發展評級為“優”。
2021年2月,湖北省發布《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發展戰略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將鄂州工研院作為重點創新平臺納入戰略規劃。鄂州工研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依托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湖北省鄂州生命科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兩大抓手,鄂州工研院聚焦光電技術與健康應用的融合,培育光電健康產業發展的土壤,逐步打造涵蓋產業鏈全鏈條的光電健康技術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
樹立典范之光 做好學校成果轉化的鄂東窗口
鄂州工研院的成立開創了高校促進地方經濟和創新發展的新的合作模式,樹立了市校合作的典范,成為了鄂州市科技創新工作的一面旗幟。
鄂州工研院先后受到國家環保部、中組部等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吸引省內外科研院所、科技單位考察調研,并作為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示范點得到全省科技工作會議和全省技術市場工作會議考察及推廣,成為鄂州市科技創新對外推介的一枚新的名片。
鄂州工研院先后組織舉辦湖北省生物信息學青年學者論壇、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產業發展研討會、第三屆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大型產業論壇、創新創業活動,促進技術創新交流,推進區域產業發展。
鄂州工研院融匯學校科技創新力量、助推區域產業升級的建設成效得到省人民政府和各級媒體關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日報以《市校聯手助推更多“紙變錢” 華中科技大學鄂州工研院謀破冰》為題關注鄂州工研院成果轉化工作;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湖北衛視等將鄂州工研院作為“推動鄂州轉型創新的新力量”,并持續關注。
“十四五”規劃賦予了工研院加強科技創新、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歷史使命,“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和“湖北光谷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構建光電健康產業鏈的重大機遇,鄂州工研院將積極承擔作為重點創新平臺的使命擔當,在加快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的道路上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成為市校緊密連接的大動脈,為學校建設和城市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和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