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我校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武漢國家光電研究中心李培寧教授受新加坡國立大學仇成偉教授、紐約州立大學Andrea Alù教授邀請,合作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發(fā)表了題為“Interface nano-optics with van der Waals polaritons”的重要研究綜述,系統論述了利用界面納米光學的概念和手段來調控范德瓦爾斯層狀材料極化激元實現新現象、新功能和新應用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fā)展前景。
極化激元是光和物質耦合產生的激發(fā)態(tài)。近年來,范德瓦爾斯層狀材料極化激元表現出在納米尺度上操控光的傳播的能力和前景,應用的光譜范圍可覆蓋從可見光到太赫茲。此次的綜述系統概述了利用界面光學--如折射光學、元光學和摩爾工程--來控制范德瓦爾斯極化激元的研究現狀。這種在納米尺度上對范德瓦爾斯材料極化激元的操控不僅可以揭示了許多新的現象,還能激發(fā)有價值的應用--包括納米成像、傳感、片上光學電路的新途徑,以及未來幾年可能的許多其他應用。
此次綜述論文對李培寧教授在極化激元光學研究領域長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性總結,包括《科學》1篇,《自然》2篇,Nature Materials1篇,Nature Photonics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等等。新加坡國立大學仇成偉教授、紐約州立大學Andrea Alù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李培寧教授和博士生馬瑋良參與了論文的撰寫。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