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教育時代,不管是全日制的還是非全日制的都并不罕見,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實力的增加,部分學校已經開設面向在職人員招生的專業。讓已經工作的人也能通過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包括個人能力、專業素養、學歷或學位證。在職研教網給大家整理了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資訊信息,讓大家可以很好了解到專業的新聞。
華東理工大學虛擬商務研究中心、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李田博士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a Supply Chain”在期刊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簡稱“M&SOM”)的Articles in Advance在線發表。該期刊屬于UT-Dallas(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商學院學術評價認定的24種期刊,是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頂級期刊之一。
論文在供應鏈背景下研究了下游零售商向上游制造商披露市場調查結果的策略。零售商雇用咨詢公司進行市場調查,從而獲取市場需求信息。但是市場調查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零售商的信息狀態可能為“成功”,即市場調查獲得了市場需求信息;零售商的信息狀態也可能為“不成功”,即市場調查沒有提供有效的市場需求信息。因此,零售商的信息有兩層,第一層是它的信息狀態,即市場調查是否成功,第二層是它的信息內容,即在市場調查成功時市場的需求信息。在商業實際中,零售商一般要求其雇用的咨詢公司對所有調查結果也就是兩層信息完全保密,并認為更多的信息會帶來信息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然而通過模型分析,論文認為咨詢公司有意或者無意地向制造商披露零售商的第一層信息,也就是其信息狀態,可能使得零售商和制造商達到雙贏。論文發現,當零售商的信息能力不高、市場需求的易變度適中的時候,零售商可以通過放松對其第一層信息的保密性而獲益。數值分析表明,零售商的獲益非常可觀。
不同于大多數文獻中研究的對信息內容的披露或共享問題,該論文考慮了兩層信息,而第一層信息狀態的披露對于供應鏈的管理和盈利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商業實踐往往集中于對信息內容的共享,而對信息狀態的共享缺乏關注。另一方面,咨詢公司對市場調查完全保密似乎是不被疑問的專業標準。該論文為商業實際中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問題提供新的視角和理論指導,認為將第一層信息狀態降低保密性或者透明化會顯著提高供應鏈的運作效率。論文還討論了在不同供應鏈合約下和不同信息結構下主要結果的穩定性。
據悉,今年3月李田博士作為通訊作者的論文在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UT-Dallas商學院學術評價認定的24種期刊之一)也在線發表。
上一篇:“匯賢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分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
下一篇: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