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前,一群有志的愛國青年高高舉起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斗爭旗幟,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了紀念這一偉大壯舉,牢固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5月4日,我校萬余名青年團員參與了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舉辦的“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云團課活動。
云團課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分享開始,以“紅色起點、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誰是雷鋒、小崗村的紅手印、汶川新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綠水青山·金山銀山、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等內容,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偉大復興的宏偉壯舉。
主題云團課中,青年團員們仔細聽、認真記,時不時地開展互動與交流。“重上井岡山”“人民的勝利”“開國大典”引起了同學們的共鳴,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董意呈滿含深情地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民族的復興、國家的興旺、人民的幸福,我們新時代青年最重要的就是聽黨話跟黨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趕考路;“聽總師講述航天故事”和“我們的星辰大海”激發了同學們的熱情,光電工程學院程然激動地說:國家的發展建設離不開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身為祖國光學事業和國防事業的傳承者,就應該像老校長王大珩爺爺一樣,埋頭苦干、鞠躬盡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全國勞動模范孫澤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中央團校黨委書記倪邦文、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付巧妹等現場嘉賓的對話,引發了學生的熱議,法學院張嘉龍感慨:祖國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幸福美滿,這些都是一代代青年人勇擔使命、砥礪奮進的結果。我們身為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和建設者,就應該擔起民族復興的大任,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開拓者,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全校各級團組織也紛紛用不同的方式開展紀念活動。400余個團支部開展了主題團日活動,8000余名青年團員參與其中,團屬新媒體累計推送宣傳教育內容60余篇,組織各種表彰和主題教育活動20余次,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育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