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我校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共建合作協議簽署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在京舉行,這是指揮中心轉制以來首次與高校簽訂共建合作協議。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副書記,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主任、黨委書記謝新義與黨委書記馬俊杰共同為指揮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指揮中心副主任顏成義與校長孫友宏代表雙方簽署了共建合作協議。
我校與指揮中心合作密切,淵源深厚。轉制前,雙方就在人才培養、項目合作、技術幫扶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合作成果。我校先后為指揮中心前身武警黃金部隊培養1200余名技術人才,聯合開展陽山、哈達門溝、大磨曲家、金廠等大型金礦勘查及成礦機理研究,共建“產學研”實習基地4處,我校派出多名專家開展區礦調項目幫扶,培訓專業技術骨干500余名;轉制后,雙方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展,合作關系繼續深入發展。雙方多年友好合作,建立了深厚友誼,取得了眾多成果,共同為推動地質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此次簽約,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了嶄新階段,雙方決心圍繞項目任務、人才培養、技術培訓、科研創新等多個領域,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在項目方面,發揮各自優勢,開展科研攻關和協同創新研究,對接國家重大需求和區域發展戰略,共同申報科技部五大平臺重大科研項目,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海洋地質、地理信息等項目任務上進行更多務實合作。在平臺建設方面,共建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體系,依托自然資源要素耦合過程與效應重點實驗室,共同開展自然資源間、資源與生態環境間的相互作用及其演變趨勢創新研究,共建新的“產學研”實習基地。在人才培養方面,為指揮中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聯合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參與各類技術培訓。通過建立更加穩定務實的合作關系,共同打造“產學研”融合新模式,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共創美好未來。
指揮中心領導李雪輝、朱書民、李基宏、葛良勝、沈運華,校領導萬力、王果勝、劉大錳、劉偉,以及學校辦公室、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科技處重大項目辦的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并進行了交流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