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會計學院兩位青年教師在國內外A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其中,王哲兵作為第一作者與合作者所著論文《Knowledge-seeking and firm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于2021年10月在SSCI檢索的JCR一區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發表。齊云飛作為通訊作者與合作者所著論文《資本市場與企業投融資決策—來自新股定價制度調整的證據》發表在《經濟研究》2021年第8期;以排名第二獲得教育部頒發的“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王哲兵作為第一作者所著論文《Knowledge-seeking and firm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以A股上市的跨國公司為研究對象,用微觀層面數據檢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是否能夠通過逆向技術溢出效應提高母公司的國際表現,并對其影響機制進行了初步探討。結果表明中國上市的跨國企業對發達國家進行海外直接投資,可以通過逆向技術溢出效應,提高公司的海外銷售水平,進而提高公司的國際競爭力。該文從微觀視角豐富了OFDI及其經濟后果相關的實證研究,并對OFDI的技術溢出效應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齊云飛與合作者所著論文《資本市場與企業投融資決策——來自新股定價制度調整的證據》,關注了資本市場制度變革所發揮的宏觀調控作用。以2014年新股定價制度調整為場景,文章考察了發行市盈率管制對企業上市融資、再融資以及后續投資活動的影響。研究發現,發行市盈率管制導致公允估值較高的企業通過操縱股本規模、“壓線”發行等方式減少上市時出售的股份,上市融資規模顯著降低,但這些企業在上市三年內再融資的概率和規模顯著上升。同時,發行市盈率管制顯著降低了公允估值較高的企業在研發、并購等資金需求量大、風險較高項目上的投資支出。其研究表明,盡管企業會設法繞開政策的限制,但發行市盈率管制對企業整體的股權融資效率、重大投資活動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論文所得結論對監管機構全面理解新股定價制度的經濟后果,從宏觀層面平衡新股定價制度的利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齊云飛以第二作者發表在《管理世界》的論文《行業成長性影響公司現金持有嗎?》獲得了教育部頒發的“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1995年,教育部設立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后更名為“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這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嚴謹治學、勇于創新、鑄造精品的一項重大舉措,由于組織嚴密、程序公正,歷屆獲獎成果都具有較高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該獎項每三年評選一次,迄今已成功評選了八屆。
【個人簡介】
王哲兵,管理學博士,會計學院青年教師,研究方向為金融發展與公司金融。曾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等雜志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齊云飛,管理學博士,會計學院青年教師,研究領域為資本市場與公司財務。曾在《管理世界》、《經濟研究》、《會計研究》、《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以及《金融學季刊》等期刊發表了近十篇文章,曾獲得“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第二屆中國財務與會計學術年會最佳論文獎”等獎勵,并擔任ABS 3星《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期刊匿名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