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學校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建設,促進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持續發展,近日,學校組織專家對第三批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進行了周期考核。
考核會聘請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強伯勤院士作為專家組組長,成員包括首都醫科大學王松靈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院士、北京醫學會會長封國生教授、北京大學醫學部顧晉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魏麗惠教授、國家藥物評審中心許嘉齊教授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李文斌教授。
醫院事務管理處處長王威威對本次考核基本情況和學校相關政策支持做了簡要介紹。按照學校對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的建設思路和要求,在既往建設項目基礎上,自2022年開始,學校新增培育項目??己瞬扇〕踹x考核與周期考核相結合方式,在全校范圍遴選優勢專家團隊與建設周期已滿的建設項目團隊同臺答辯競爭,最終遴選出新一年度建設項目和培育項目。學校通過對中心的動態管理和循環建設,助力國際一流臨床學科建設。
為實現臨床診療與研究技術的創新發展,本次考核聚焦以下幾點:多學科臨床技術資源整合;多科室及學科診療模式(MDT)會診;臨床技術和資源的研究與開發;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治指南制定;臨床專項技術人才的培養;疾病信息庫和樣本庫的建立;臨床技術研究的業績的提升;臨床技術合作與交流的擴大;技術研究成果轉化、開發、應用和推廣以及其它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或起到引領作用的產出。
主動脈疾病、結直腸腫瘤、兒童肝臟移植、兒童血液腫瘤、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眼部腫瘤、呼吸系感染、急性胰腺炎、宮腔粘連疾病、眩暈10家建設項目團隊及卒中精準、耳聾、急性感染、肝癌4家優勢專家團隊參與了考核答辯。
經專家評審及校長辦公會審批,考核優秀建設項目2項,2022度建設項目12項,培育項目3項,退出項目2項。其中優秀建設項目在下一個建設周期內,學校將給予雙倍經費支持,培育項目將按照建設項目1/2經費額度予以支持。
截至目前,學校歷時6年已建立39個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3個培育中心,有效整合了學校各臨床醫學院的優勢學科資源,提升了學校整體的臨床診療與研究水平,創新了各臨床醫學院疾病診療技術與診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