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和青年教學名師獎評選結果,我校動物醫學院郭鑫教授、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趙明教授榮獲第十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呂春利副教授榮獲第四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和青年教學名師獎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面向北京市高校教師設置的重要獎項,是具有廣泛認同和影響力的、體現教師個人教學貢獻和教學水平的教學獎勵,旨在表彰師德高尚、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教師。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6名教師當選北京市教學名師,2名教師當選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
·郭鑫教授
郭鑫,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畜禽疫病診斷與防治等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70余名,主編、副主編、參編教材及學術專著20余部。兼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農林學科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獸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微生物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潛心教學,碩果累累。熱愛教學工作,21年如一日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先后主講4門本科生課程及5門研究生課程,治學嚴謹,勇于創新;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學生歡迎,教學評估成績多年名列前茅, 2次被評為“中國農業大學魅力教師”,4次獲得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百篇優秀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獎”。
為人師表,春風化雨。無論是她教過的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對她的印象都是“郭老師是一位即嚴厲又溫暖的好老師”。在面對學術問題、科研問題、做人原則問題時郭老師總是很嚴格,但在面對生活問題、思想問題時郭老師事無巨細親自過問,對學生的牽掛和愛如一股暖流溫暖著學生們的心。
立德樹人,不輟耕耘。郭鑫老師常說: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不論有多少種身份、不論有多少項工作,能以飽滿的熱情將最新的知識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永遠是最重要的事情。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1年如一日堅守在教學第一線,郭鑫老師用滿腔熱忱投身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她用實際行動彰顯著農大教師的使命和擔當。
·趙明教授
趙明,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計算思維導論》《人工智能導論》《Python語言程序設計》《Python與數據科學》等8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承擔省部級和校級教改項目9項,以第1作者發表教學改革論文8篇,主講的《計算機圖形學》獲評首屆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主要從事農業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應用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十余項,六次獲得省部級獎;發表國內外論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論文近30篇。
言傳身教,教學改革求創新:趙明老師20多年一直堅守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第一線,秉承把培養學生創新、動手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雙一流”大學教學改革的核心目標這一理念,堅持開展研究型教學改革探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慕課課程,知識之光廣普惠: 2014年率先在校內實施 “MOOC+翻轉課堂”教學改革,深受學生廣泛好評, 2016年榮獲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計算機圖形學》、《信息與計算思維導論》兩門慕課已經在中國大學MOOC、好大學在線、智慧樹平臺連續運行了多輪,學習人數7萬余人,2020年春季疫情期間,為20多所大學、近萬名學生提供了線上學習資源,擴大了學校和學院的影響力,傳播了正能量。
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趙明老師擔任過四屆班主任工作,曾三次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稱號,特別關注班級中家庭困難和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對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想方設法幫助聯系勤工儉學機會,并盡可能給予生活上的補貼。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是將正能量的思想教育寓于教學中。
·呂春利副教授
呂春利,副教授,十七年來一直躬耕于教學一線,擔任專業核心課《程序設計》、核心通識課《信息與計算思維導論》兩門課程負責人,2019年“程序設計”被評為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擔任《信息安全概論》與 《C語言程序設計——快速入門與提高》 兩門國家精品在線課程的負責人和主講人。主持過自然科學基金、公安部三所、中國電力科學院、北京市教委等單位的科研項目7項,發表論文10余篇,授權專利8項,指導研究生6名。
熱愛教育事業、堅定工作熱情:從2010年開始,呂春利老師在沒有經費支持的情況下,自己搭建和研發“程序實時評判與反饋平臺”,十年來該平臺已服務近30多名老師、累計2萬名學生,日均訪問量最高達1000人次,目前呂春利老師仍堅持義務為平臺數據維護、備份、服務工作。
樂于鉆研教學、善于推廣教法:2015年以前,程序設計課程的多數老師習慣了課堂ppt教學,習慣了結課考試一張卷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從2015年開始,呂春利老師逐漸帶領近20名老師,從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學生作業反饋模式、課程考核方式多個維度開展教學改革,并推廣至學院其他課程、甚至其他學校,改革成效顯著。中國傳媒大學計算機學院馮爽副教授的反饋說:“學生的編程能力得到充分訓練,喜愛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生明顯增加”。
心系學生、授技與育人同步:從教17年來,呂春利老師已經做了3屆班主任,面對學生的各種問題謹慎對待、換位思考、及時梳理、助其成才,班主任工作得到學院認可,曾榮獲“優秀班主任”稱號。在教學中也引導同學的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適應就業,常將企業需求和面試題引入到教學中,讓同學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與期望。
學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調動發揮教學名師獎及青年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各級各類教師參與教學、投身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教師個人及團隊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高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共同譜寫全面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