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我校本科新生第一課在昌平校區體育館舉行。全體2021級本科新生在體育館主會場和36個教室分會場同步聆聽了我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講授的大學階段第一堂課。
譚天偉校長以“德智體美勞的健全發展”為主線,圍繞大學的使命、如何在大學學習、創新思維及能力的培育等內容展開講授。
他指出,高等教育對人的影響巨大,既內化在人格涵養,也外化在舉止言談。他認為接受大學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修身立德,新時代大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更要以立德為首要目標,利用好學校提供的平臺,重視與老師和同學之間溝通交流、思想碰撞的機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敢于迎難而上的意志,不過分計較個人一時的得與失,做到“不惑、不憂、不懼”。他以古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激勵同學們要做有道德操守、有良知、有追求的大學生。
譚天偉建議,廣大新生在大學階段學習時要注意學思結合,學練同步,學以致用。同時要重視人文素質的培育,努力豐富生活、收獲幸福。他鼓勵同學們廣泛涉獵各個學科的知識,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勇于突破自身專業圍墻。同時勉勵同學們要善于學習,匡正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對所學內容要及時進行梳理交流、融會貫通,積極思考,要謙虛地從他人身上汲取長處,有明確的目標,多多自省。
譚天偉強調,創新能力是衡量大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他以DNA雙螺旋結構的建立為例,幫助同學們理解創新的不易和多學科思維的重要性。他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個人的學術科研經歷,勉勵同學們要敢為人先,堅持自己的想法,并為之全身心投入。他還結合化學學科的發展歷程,告訴同學們培養個人的創新能力,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攀高峰,也可以運用逆向思維去思考解決現實難題。
譚校長的新生第一課案例鮮活、意義深遠、知識豐富,既幫助新生第一時間了解了大學的意義,也飽含了學校對新一代北化青年的殷切希望,得到新生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