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師范大學建校120周年,也是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20周年。9月7日,“以美輔仁——民族復興歷程中的北京師范大學美育”展覽在田家炳藝術教育書院開幕。展覽旨在系統地回顧北師大美育的光輝歷程,總結北師大美育的成果和經驗,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推動美育工作高質量發展。展覽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美育中心承辦。
出席開幕式的有兄弟院校領導、學校職能部門負責人、藝術與傳媒學院新老領導、老師和學生代表。藝術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王卓凱主持開幕式。
王卓凱轉達了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周作宇教授對本次展覽的祝賀以及對北師大美育工作的肯定。之后,藝術與傳媒學院歷任領導按照在學院任職先后發表講話。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藝術與傳媒學院首任院長黃會林深情回憶了藝術學科不斷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并表示學校美育工作將在國家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的戰略下繼續發揚傳統、發揮特色,取得更大的成績。
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周星教授以“白露”形容北師大美育的純潔趣味,指出藝術與傳媒學院的美育工作不僅是傳授專業技能,更是普泛性的、多學科的、對社會有用的公共藝術教育。
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于丹教授談到“以美輔仁”,“美”和“仁”分別代表著“審美素養”和“道德品質”。北師大的美育發展是“美”與“仁”的互相推動、和諧共生,如此才能為社會培養出超越功利、有人文根基的大學生。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教授滿懷對學院的真摯情感,表示美育工作要站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和立場上,做到順勢而為、有容乃大。
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校美育中心主任肖向榮教授表示,在當前美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面前,藝術與傳媒學院全體師生將不忘初心,傳承師大美育的優良傳統,踐行千年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用美育凝聚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師大力量。
北京師范大學具有悠久的美育工作傳統,是中國現代美育事業的先行者。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陳垣、范文瀾、啟功等文史大家,陳師曾、蕭友梅、戴愛蓮、焦菊隱等藝術名家曾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王洛賓、葉嘉瑩、莫言等著名音樂家、文學家曾在北京師范大學求學。一百二十年來,北京師范大學始終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將美育融入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之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師范大學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美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化美育育人功能,在健全美育工作機制、創新美育育人模式、強化美育實踐體驗、堅持美育文化浸潤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本次展覽分為四個篇章,涵蓋美育歷程、美育人物、藝術教育以及社會美育等不同視角,向觀眾全方位展示民族復興歷程中的北京師范大學美育工作取得成就。展期為9月7日至10月7日,疫情期間暫不對校外開放,工作日每日中午12點由志愿者面向全校師生進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