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依托于安徽大學,是安徽省科技廳2018年6月批準設立的生態學(濕地生態與環境)學科省級重點實驗室,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領域的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服務于國家和安徽省濕地生態保護修復重大需求,瞄準安徽沿江、沿淮河湖濕地和兩淮采煤沉陷區濕地生態環境的迫切問題,研究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生態過程及其對人為干擾的響應;研發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的關鍵性技術,重點突破升金湖國際重要濕地、巢湖國家重要濕地、菜子湖等省級重要濕地和兩淮采煤沉陷區濕地的污染控制、植被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技術;研發整合濕地生態系統大數據構建智慧濕地管理系統技術,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有效管理;為全面落實國家《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和《安徽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實現安徽省生態強省戰略目標作出貢獻。依據《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的規定,為了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與交流,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接受國內外學者申請。
一、資助方向
1.安徽沿江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研究領域:安徽沿江和沿淮湖泊等自然濕地和采煤沉陷區濕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過程的維持機制,受人為干擾濕地群落演替的調控機理,濕地生態系統狀況的監測評估,濕地自然保護地物種棲息地有效保護措施,濕地生態大數據管理和智慧系統建設,為安徽省濕地生態保護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優先項目:
(1)沿江湖泊(包括巢湖)魚類監測與重要生態類群種群評估
(2)沿江湖泊(包括巢湖)水生植被監測評估
(3)沿江湖泊(包括巢湖)底棲動物多樣性研究
2.濕地外源污染物攔截和內源污染物控制技術
研究領域:安徽沿江、沿淮湖泊、河流等自然濕地和沿江、沿淮城市水體污染物源頭控制、污染物攔截及內源污染物消減技術。
優先項目:
(1)污染水體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
(2)污染水體外源污染物攔截技術
(3)污染水體源頭污染控制技術
3.濕地生態系統受損機制與生態修復技術
研究領域:濕地生態系統退化診斷、濕地生態系統修復效果評價等。
優先項目:
(1)以沉積物為基礎的濕地退化診斷指標體系構建
(2)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在濕地修復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3)沉水植物葉際微生物對上覆水中氮轉化的影響
二、申請人基本條件
申請人為國內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在編員工,具有碩士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且在本指南相關領域已積累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礎。鼓勵與本室科研人員合作的申請。
三、申請受理
申請者請下載《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開放課題申請書》,按規定格式認真填寫。申請人簽名并經所在單位同意加蓋單位公章后,請于2020年12月25日前將申請書通過EMS快遞至重點實驗室辦公室(一式三份,正反打印),同時提交申請書PDF版至郵箱771249612@qq.com。以郵件收到為準,逾期不受理。
聯系人:佘瑞聰
聯系電話:0551-63861913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九龍路111號安徽大學理工F樓F217室
四、其它事項
1. 項目經費每項不超過3萬元,研究期限為2年,即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項目申請書經實驗室組織專家評審通過后,申請人與重點實驗室填寫資助課題合同書,由重點實驗室分年度支付經費,第一年支付2萬元,第二年項目完成后項目申請人需向重點實驗室提交結題報告,驗收合格后撥付其余1萬元。
2. 項目結題要求至少1篇CSCD以上級別的期刊論文,且論文作者中至少有1位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標注開放課題基金號,中文署名為“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開放基金,基金號:XXX”,英文署名為:“The Open Project of 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hui University, No. XXX”;以及在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單位中標明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中文署名為“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合肥230601”,英文署名為:“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2020年12月8日